但直觉告诉他,这件事非常重要,会影响自己的一生。
李翊俯身逼视,语气加重:
“既认相父,可知规矩?”
孩童瑟缩着点头,略作沉吟,又挺直腰板:
“儿臣……儿臣明白……!”
“善!”
李翊突然提高声量,“既然如此,日后逃学嬉戏之举,万不可再行。”
“否则不用汝父,吾之戒尺亦不长眼。”
话落,又一指门外,那里是李治、李平在院子里玩耍。
“不信,你去问这二子。”
“当年逃学嬉游,手还在否?”
刘禅闻言,轻咽了口口水,连道再不敢了。
袁瑛见此,突然上前,将刘禅往李翊跟前轻轻一推:
“先生尽管管教,这孩子如有不到之处,该罚也得罚。”
常言道,至亲规过,虽善而见恶。
外人劝善,虽苛而蒙纳,此乃人情之常也。
意思就是,
有的人啊,明知道家里人是为你好,但你就是会觉得他们烦。
而同样的行为,换成是外人,就会觉得他们是在关心你。
袁瑛就是这样典型的例子。
刘备要是严加管教孩子,袁瑛就会觉得你当父亲的不关心儿子。
换成是李翊严加管教,她就会觉得这是在关心阿斗。
这叫安全岛效应。
次日。
寅时三刻,十二名玄甲力士已列阵阶前。
各执金钺、玉斧、彤弓等仪仗用品。
阿斗正式开始拜李翊为相父。
袁瑛亲自为刘禅梳着角髻,以五色丝缠发,低声道:
“阿斗,好孩子。”
“你相父是青云之士,天下士人之冠冕。”
“既然拜其为父,见之当见汝父,切不可失了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