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爱卿是不是太高估世家的秉性了?”
李二陛下突然冷笑一声,从案几上找出司农卿昨日呈上的奏折,随手扔进了李斯文怀里:
“你暂且看看,通篇都是‘请陛下节支、节流’,就差明说让朕自求多福。
却只字不提,各家豪门贵族粮仓里,到底私藏了多少粮食!
好不容易关中等来了一个丰年,最近崔家、卢家这些豪族囤了多少粮,朕心里都有数。
结果这位奸臣倒好,只盯着国库的这点家底。”
李斯文挑了挑眉,也没反驳皇帝对自己的那句评价。
世家的秉性如何,看过《南明史》的都知道,抽十杀九绝对有漏网之鱼,全杀了也没几个无辜的。
发展到最严重的时候,打进长安都比考进长安容易得多。
翻开奏折,果然见上面写满了种种‘削减宫用’、‘暂缓科举开支’的提议,却唯独没提世家半个字。
不知道的还以为,龙椅上的至尊,是年岁尚小,不得不受人钳制的傀儡皇帝。
这群世家是不是老糊涂了,手握十六卫大军的天策上将李二凤,也是你们能招惹的?
至于解决办法。。。倒也好办。
他藏在农庄后山里的土豆、红薯,也是时候拿出来显摆一二了,根本不用去找世家委曲求全。
本来还想等秦伯伯凯旋,有了遮风挡雨的靠山再将其拿出来,现在嘛。。。大差不差吧。
李斯文正盘算着土豆出世后的种种利益交换,正要说话,殿外席君买的声音突然传了进来:
“启禀陛下,司农卿崔善为崔大人求见,说有要事启奏。”
李二陛下眉头一皱,眼神染上几层冷意,对李斯文扬了扬下巴:
“你先去偏殿候着,朕倒要看看,这老狐狸又想耍什么花样。
来谈粮草,还算他有几分忠心,但若是来替士族争主考官的。。。呵,这个司农卿也差不多是到头了。”
听出皇帝话里的狠意,李斯文默哀半秒,快步退到偏殿,隔着丝绸编织的半透明屏风,留意着殿内情况。
不多时,只见殿门缓缓而开,崔善为穿着一身从三品绛紫官袍,手里捧着个锦盒,稳步而来。
不记得司农卿是谁,但一听席君买提到崔善为,李斯文便隐隐有了几分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