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用三长取代三老,这是刘邈自从主政以来就改变的事情。
袁绍与刘邈为敌的时候,就屡次抓住这点攻击刘邈,以为刘邈“有违孝道”、“实乃逆贼”。
以前,崔琰对大汉的这点制度,其实也是颇有微词。
毕竟,长者总是要尊敬的。
刘邈废除三老,从礼法来看,确实有悖于大汉以忠孝治国的原则。
可真的踏上大汉的领土后,崔琰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
固然。
刘邈废除了三老。
可取而代之的,是每月由官府支出的“养老”钱。
这些钱或许不足以让一个人大富大贵,但若只是保证温饱,却完全是绰绰有余。
而且不管老人以前是什么身份,无论是官吏还是农户,其钱数都为统一数目,不存在厚此薄彼。
所以,刘邈废除三老,看似是大逆不道,但其实却赡养了更多的老者。
尤其是,身为世家出身的崔琰再清楚不过,所谓的“三老”,其出身其实基本都是当地大户……
或者说,若非大户出身,一般在田里耕作的百姓也很难活到成为三老的岁数……
所以刘邈现在的做法,并非不敬老人,反而不如说是废除了少数贵族老人的权柄,将其霸占的资源给匀出来,赡养更多平民老者。
“老者有多养……刘邈当年在襄阳城外立下的誓言,竟然真的开始一步一步实现了。”
同时,崔琰对新的“三长制”选拔也是感到极为新奇。
五家设邻长、五邻设里长、五里设党长。
凡此三长,基本就能够将基层大小事务统揽。
相比三长,这样无疑更为精细,同时也避免了基层的做大。
更令崔琰惊奇的是其方式。
例如选邻长,则必须是五家成年男子共同投票,票数最高者当选。
同时,一名邻长,最多只能担任三年,也就是一届,之后连续两届不得当选……
天才!
绝对是天才!
如此,不就彻底摆脱了地方上一家独大的形势?
毕竟,若是你不当人,那三年后,谁能保证下一届三长会不会报复回去?
人有了忌惮和顾虑,做事就不会毫无底线。
此外,还有地方官府、中央御史的两层监管机构,毫无疑问的,可以将地方治理做到基本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