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见丈夫态度坚决,心下更是冰凉,却也不敢再争辩,只得默默垂泪,指挥着周瑞家的等人收拾箱笼。
那动作慢得,仿佛要将时间拖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贾母对王熙凤的安排。
这日,贾母让小丫鬟去唤王熙凤。
只听帘栊一响,王熙凤穿着一身素净的月白色袄裙,头上只簪了朵小白花,脸上脂粉未施,眼眶微红,带着明显的憔悴与悲戚,走了进来。
她给贾母行礼,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给老祖宗请安。”
贾母看着她这般模样,心中暗叹她做戏做得十足,面上却露出怜惜之色:
“凤丫头,你身子不好,不必日日过来。如今府里事多,你更要保重自己。”
王熙凤用帕子按了按眼角,强打起精神道:“谢老祖宗关怀。
神色肃穆:“凤丫头,你公公既已辞官,按规矩,这荣禧堂便该由你们长房承继。如今琏儿……唉,但名分犹在。
你是我贾府嫡长孙媳,又素来能干,如今府内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强敌环伺,内有琐务繁杂,我年纪大了,精神不济,许多事需得你站出来扛着。”
王熙凤心中早已有准备,但亲耳听到贾母如此明确地交托,仍是心潮起伏。
她深吸一口气,敛衽行礼,声音清晰而坚定:
“孙媳明白。老祖宗信重,孙媳必当竭尽全力,稳住府中局面,绝不敢有负所托。”
“好。”贾母点头,“即日起,你便带着巧姐儿,搬入荣禧堂西厢房居住、理事。一应家务,仍由你统管,遇有难决之事,可来回我。
记住,如今你代表的不仅是长房,更是整个荣国府的体面与秩序,行事需得更沉稳、更周全。”
“孙媳谨记老祖宗教诲。”王熙凤恭顺应下。
王熙凤迁入荣禧堂西厢房的消息,如同一个明确的信号,在贾府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下人们看得明白,这是老太太在明确支持琏二奶奶,象征着荣国府的管家大权,已彻底、平稳地过渡到了长房孙媳手中。
尽管贾琏“新丧”,王熙凤一身素服,脂粉不施,但那双丹凤眼中的锐气与决断,却比以往更盛。
她处理事务依旧雷厉风行,条分缕析,府中上下在她整治下,虽处“丧期”,却秩序井然,无人敢生事端。
王夫人搬离荣禧堂的那份不甘与落寞,在这铁一般的秩序面前,也显得无声而无力了。
……
就在府内权力悄然交接的同时,贾府家学与女学之内,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实用技能班”正式开课了。
家学这边,原本只闻琅琅读书声的院落,如今却多了些不一样的气息。
最大的讲堂被临时划分出几个区域。
东边,那不善言辞的老工匠,只带来几件简单的杠杆、滑轮模型,以及一些房屋构架的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