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李三顺兼任蓟辽督师,掌控辽东以及蓟州。
赵率教出任宣大总督,掌控宣府、大同二镇。
熊廷弼出任陕西、山西、直隶、山东、河南五省总督,积极备战,随时准备对李自成的大顺作战。
满桂出任漠南总督接替原来熊廷弼的职务。
祖大寿出任山西总督、卢象升出任山东总督、李怀忠出任直隶总督。
甘肃、宁夏、固原、榆林、太原五镇由熊廷弼直辖。
洪承畴调任江南总督,暂督南直隶、江西、浙江三省。
此外对内阁也做出了重大的调整。
吏部尚书阎鸣泰正式出任内阁首辅,中极殿大学士。
兵部尚书李三顺为次辅,建极殿大学士。
原刑部尚书茅元仪出任左都御史,兼情报司指挥使,文华殿大学士。
原南京兵部尚书冯铨改任刑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原南京礼部尚书钱谦益改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将内阁人数增加到了5人,不过李献忠这个总理大臣依然可以直接对内阁下令,一切与军事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先执行后补盖玉玺。
将钱谦益同冯铨调离南京自然是也是为了让江南的士绅放松警惕。
毕竟他们二人在江南是最支持李献忠“弘光新政”的,如今他们一走江南的士绅才能有机可乘。
对于洪承畴他们了解的并不多,仅限于当年“滁州大战”,洪承畴一举歼灭了将近三十万反贼,并生擒了闯王高迎祥。
不过由于洪承畴用滁州的两万明军做诱饵,又在山东投降李献忠。
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东林党人自然对其的评价很差。
而河南同湖广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坚守在开封的明军在得知崇祯自缢八公山之后,士气十分低落。
虽然他们数度击退了大顺军的围困,但是开封城内的粮食已经日益紧张。
粮价一度涨到了60两银子一石,城内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
此时他们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只有投降一条路。
为了表示诚意,李岩更是亲赴开封同袁崇焕等人谈判。
李岩保证城内的士绅只要交出土地财产,便能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甚至还可以允许他们保留一笑部分财产。
弘光二年三月十八日,总督袁崇焕、河南巡抚高名衡、开封总兵陈永福以及周王朱恭枵等率领开封的25000明军向李自成投降!
周王朱恭枵也成为了第一位向反贼投降的大明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