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测字神器 > 第206章 信城调研(第3页)

第206章 信城调研(第3页)

回到家里,我美美泡了一个热水澡,旅途的疲惫,一扫而光了。

又过了一周,我想起来信城金姐微信所说的文旅综合体策划的事。

我就给我的二师兄,上京文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逸尘打了电话。

我在电话里,相互问候了一番,然后他又问了一些三舅的一些情况。

还问到我最近一些业务情况。

我就把金姐她们想在信城做有关和茶文化有关的文旅综合体计划,简短地做了汇报。

二师兄听完,说道:“信城的茶文化,确实值得挖掘,我也听说过一些当地企业家做茶的故事。”

比如我认识的一位信城茶叶带头人,叫张文欣。

30年前他就开始深耕信城毛尖茶文化了。

张文欣出生在信城偏僻乡村里,当时包括父母和七个兄弟姐妹在内的一家九口,常年挤在三间土坯房里。

因为贫困,他14岁便早早辍学,帮助父母在家务农。

可“天生不安分”的他,务农生活刚持续了两年,就带着家里的一大堆鸡蛋,只身去了信城市区谋生。

1989年,不到17岁的张文欣来到信城。

他察觉到茶叶相较于鸡蛋更好保存、利润更大些。

在卖鸡蛋的同时,也卖起了茶叶,这才成为了他生命轨迹与信城毛尖的交汇。

即使若干年后回忆起这段过往,张文欣也无法将其称之为命运节点中的闪光时刻。

毕竟自1989年到1992年,就算卖了三年茶叶,他坦言当时对茶还是不太清楚。

只知道自己卖的是绿茶,是当地特产,甚至都没有太大兴趣去喝茶。

卖茶叶对于不到二十岁的张文欣而言,只是一种谋生方式。

与人生的机遇相逢,太早太晚都不行。对于张文欣来说,更是如此。

其实在1992年改革春风到来之前,不只是张文欣。

即使是前来买茶的老百姓,也只会在意茶叶价钱是否公道,味道够不够足。

也很少会有人讲究品种、喝新茶。张文欣虽然也不以为然。

可他又有着十分机敏的思维,到了1992年信城市第一次举办茶叶节。

张文欣的第一反应是,“政府举办茶叶节,肯定厉害了”。

于是同年,张文欣在信城市建起的幸福茶叶市场里以自己当时全部的积蓄,租下了一间小小的店面。

终于从路边卖茶叶的小商贩,成为了“文欣茶庄”的小老板,这一年,他刚刚20岁。

“如果说从什么时候起,觉得做茶叶可以成为人生中的一项事业,那应该就是这一刻吧。”张文欣曾经说。

在此前卖茶叶的三年中,自己从不在意茶叶来源于哪片茶区,也不了解自己所卖出的是春茶还是夏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