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不应该是某一方对另一方的恩赐,梁红玉是独立于丈夫存在的个体,这点在封建社会乃至现代社会之中都难能可贵。”
“当然,必须要提到的是,韩世忠有老婆。”明月叹气,这便是真实人物让人难过的地方了,“梁红玉最开始是妾,原配白氏去世后才扶正,另有两个妾茆氏和周氏也因为儿子的功绩也被封了国夫人,所以韩家一共有四位国夫人。”
“好在虽然是妾,但韩世忠也并未把梁红玉困于内宅之中。”
“开封城陷,宋徽宗、宋钦宗都被俘虏,拥立赵构为新帝的势力中,韩世忠也算一份。之后赵构被兵变所困,也是梁红玉带着儿子飞马传诏给韩世忠,才把皇帝解救出来,相当于两人都有了从龙之功。”
明月叹气:“不知道岳飞冤死狱中后,夫妻二人是什么感觉。”
第105章真假帝姬,明末女将【不是英雄,是英……
“南宋内乱之际,金国蠢蠢欲动,完颜宗弼率领金军南下大肆掳掠,犯下了和萧太后那时一样的错误——孤军深入。”
“赵构贪生怕死一路逃跑,但各地的汉人反抗得都非常激烈,完颜宗弼担心自己这支孤军被包夹,决定率领金军北撤。”
“兵法上说穷寇莫追、归师勿遏,归乡心切的金军士气、战斗力都远高于韩世忠率领的宋军。”
“但梁红玉冒着箭雨亲擂战鼓,连续打退了对方十几次进攻,这才使金军遭受重挫。”
“可惜梁韩二人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又都是水军,没有陆军打配合,最后还是放跑了敌人。”
“好在金军在撤退途中又遇到了岳飞的阻击,只能折回来继续和梁韩打。”
“宋军的海舰强于敌船,韩世忠发挥了这一优势,再次获得了胜利。”
“连胜让韩世忠忍不住开始沾沾自喜,认定金军不擅长水战,大意起来,反倒被完颜宗弼钻了空子,纵火烧毁了宋军海船,金兵因此得以突围。”
“有一说一,虽然最后这一战输得很惨,但八千对十万,能阻挡金军这么久已经很厉害了。”
“可梁红玉不仅不居功请赏,反倒上疏弹劾起来自己的丈夫韩世忠,说他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
“这一义举得到了举国上下的敬佩,在民间传为美谈,梁红玉也再次被朝廷加封。”
赵匡胤和朱元璋失笑:这不就是一招“以退为进”吗?
梁红玉先行参韩世忠一本,相当于置之死地而后生。
走那些求和派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这样皇帝不仅不会怪罪于韩世忠,反而要褒奖他才对。
“之后十多年,梁韩二人都驻守在楚州,和士卒同甘共苦,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直到南宋投降派向金国求和之时,包括韩世忠在内的诸位抗金将领兵权都被解除,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冤死在狱中,梁韩夫妇多番奔走无用,只能愤然辞官归隐。”
“据说岳飞父子死后,旁人都唯恐与他们扯上关系,只有梁红玉不怕,只身前往秦桧府上质问他屈杀岳家人之事。”
“按照绍兴和议的约定,金国将赵构的生母韦氏放回了南宋,这又引出了另一件事端——真假柔福帝姬。”
“靖康之变时,金军将宋朝皇室、宗室、达官显贵等等人尽数俘虏,柔福帝姬赵多富是其中之一。”
“三年后,宋军俘虏了一名自称柔福帝姬的女子,经内侍、宫女辨认后,她被赵构封为福国长公主。”
“赵构十分厚待这个仅剩的妹妹,直到他的生母韦氏回朝,告诉他们真正的赵多富已经死在了金朝。”
“赵构肯定更相信他亲妈,立刻去审问现在这个赵多富,发现她确实不是真帝姬,而是一个叫做李静善的尼姑假扮的。”
“不久后,假帝姬被杖杀,真帝姬被追封,但此事至今仍颇受争议,疑点重重。”明月读过很多穿成柔福帝姬的小说,大多都将逃回来的这个帝姬视为真帝姬,“依照正史当中的时间线推断,被杖杀的确实是一位假帝姬。毕竟宋史可能会造假,但金史是没必要造假的。”
“只有一些可信度很低的野史认为韦氏在说谎,但其实最开始发现这事的是一同南归的内侍,所以UP主倾向于真帝姬是已经死在了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