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 3040(第21页)

3040(第21页)

不过,自己倒是可以借此事请旨,放出一批到年龄的宫女,甚至劝他把宫女们出宫的年纪从二十五岁降低到二十岁。

这样的年纪刚刚好,若是想出宫嫁人,也不至于只能当个续弦。

但也不是所有宫女都愿意早早出宫的,她还需细细斟酌。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朱祁镇夺门之变复辟后,朱见深又被复立为太子,有一件很搞笑的事,《明英宗实录》里记载,复立太子的诏书上面,朱见深的名字被失笔误写成了朱见濡。”明月觉得世界真是一个草台班子,“其实很离谱啊,‘深’字和‘濡’字差别还挺大的,而且不止朱见深的名字被写错,朱祁镇次子的名字好像也被写错了,这看起来有点像是故意的。”

“合理猜测,朱祁镇可能想借这次机会给儿子们改名,毕竟朱见深的存在也提醒着他曾经犯下的滔天大错和被景泰帝幽禁的屈辱日子;要不就是朱祁镇真的把儿子们的名字给记错了,毕竟这家伙的智商有目共睹,对于前头的这几个儿子又是多年未见,记岔劈了也不奇怪。”

“不管是哪种原因,朱祁镇肯定算不上喜欢朱见深,好在祸害没有遗千年,朱祁镇去世后,朱见深顺利登基。至此,他和万贞儿凄美的爱情故事裹挟着朱祐樘,缓慢地拉开了序幕。”

“按理来说啊,万贞儿在朱见深困顿之时不离不弃,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一个保护者的角色,也算是对朱见深有恩吧?”明月很想吐槽朱见深恩将仇报,但是又想了想,她也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批判他,她只能再次设身处地地想了想,“不过,封建统治者是不是都不把宫女当人看的?差点被宫女们勒死的嘉靖帝不就是最极端的例子吗?”

“当然不是!”李世民脱口而出,哭笑不得,“怎么才算把宫女当人看啊?”

后面的朝代他不清楚,但本朝的宫女们大部分都是从良家采选而来,少数是罪臣家眷,但无论是哪种,都不可能随意打骂,以免落得一个对下人苛刻的名声,若是出了人命,此等狠毒暴虐行径更是为世人所不齿。

但若是按照明女郎的评判标准,那别说宫女不是人,自皇帝以下的所有人,都不是人。

想到这,李世民怔愣了一瞬,天幕的出现,难道是想建立一个和后世一样,所有人都是人的世界吗?

有人的关注重点是前半句,有人的关注重点则落在了后半句:差点被宫女们勒死?

诸朝人面面相觑。

受害者有罪论并不只在现代有,古代当然也有,这个嘉靖帝差点被勒死当然可怜,但他就没有一点错吗?

且不说明女郎的语气多么鄙夷,单就说这个皇帝有天子之位连宫女都无法辖制住,他还能干成什么事?

更何况宫女到年龄就能出宫,宫外还有九族亲眷,能把她们逼到动手杀皇帝的地步,不知是做了多少天怒人怨之事。

实在不行,这个嘉靖帝也可以把这些可能有怨言的宫女都送走,这样不就好了?还把她们留在身边是什么意思?等着她们来害你吗?

但朱元璋一身反骨,惯是喜欢逆着天幕来,此时面色一沉,便道:“就算这个嘉靖帝再如何无德,天子之威也容不得这些小人践踏。”

一旁的秦王朱樉笑着接话道:“说不定就是祖宗保佑,才没让这些小人得逞。”

甭管这嘉靖帝是朱棣的几世孙,往上数祖宗,不都要数到朱元璋头上。

朱元璋满意地笑了一下,忽然发现站在朱樉旁边的晋王朱棡正在神游天外,无语了一瞬直接点名道:“老三,说说你的看法。”

眼见着朱棡还在发呆,朱棣便轻推了他一下,朱棡这才回神:“啊,我的看法我听着,明女郎也没说这嘉靖帝就是我朝的皇帝啊。”

“”朝会陷入了一片可疑的沉默之中。

“不管怎么样,朱见深非要把万贞儿塞到自己的后宫里。最开始卯着劲要立她为皇后,但因为不符合祖制,他亲妈不同意啊,只好暂时立为妃。”明月哀叹,“从妃到贵妃到皇贵妃,终其一生,乃至死后,万贞儿都没有当上朱见深的皇后。而倍受冷落的皇后,又何尝不是深宫之中的可怜人呢?”

“万贞儿的奸妃之名和朱祐樘息息相关,首先,朱见深临幸了朱祐樘的生母。”明月开始了对比,“而对照组朱祐樘,在登基后为了守孝一直未曾纳妃或者临幸别的女子,张皇后入宫后,他就一门心思全部扑在了她身上,一个妃子也不纳,除了张皇后之外的任何女人都得不到他任何一个眼神,更别说是宠幸了,他的身心,全部属于她。”

“不仅如此,史书上记载万贵妃残害了许多皇嗣,朱祐樘去她宫中都不敢吃点心,因为害怕有毒。”明月感觉槽多无口,“实际上,朱见深有足足二十个孩子,朱祐樘登基掌权后也并没有清算万贵妃,足可见所谓的‘奸妃’之名大有水分。”

“与之对应的,是张皇后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皇帝只跟她一个人生小孩,大臣们劝他也没有用,朱祐樘在政事上有多软弱,在这方面就有多强硬。”

“再有就是外戚方面了,万贞儿是因为父亲犯罪才被迫进宫当了宫女,她的父亲后面当然被起复了,但这人很聪明啊,从来不因为女儿是宠妃就露出骄矜之色,行事一直非常谨慎,不过他的几个儿子就比较飘了。而张皇后呢,刚才也说过了,她的亲戚都被朱祐樘封了官,弟弟们更是张牙舞爪地揽权敛财,风评也很差,这方面属于是半斤八两了。”

“朱见深和朱祐樘都属于守成之君那一挂的,但翻看这父子俩的政绩,就能看出来两人的不同,朱见深偏向于变,不知道是不是因此触碰到了谁的利益,导致万贵妃被骂得比较惨。”

“反观朱祐樘呢,他的政绩更倾向于顺,平实温和地推进,某种程度上甚至能说是受臣子摆布,所以会被称颂得更多一些,但未尝也不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办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