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
“廉洁衙署乃京城所在,纵然地方佞臣与御史台下属衙门私交甚密,二者沆瀣一气,欺瞒朝廷。”
“可廉洁署衙于京城之内,并且还有查点各级官员家产明细之责。”
“料想如此一来,地方官员若有佞臣,想要欺瞒朝廷也是困难!”
“不可!”
朱标还在琢磨詹同这法子是否可行之时。
同在吏部的顾一平快步出班,忙冲朱标拜道。
“尚书所言,甚是不妥。”
“审定官员本就是我吏部之责。”
“若依照詹尚书所言,吏部岂不形同虚设?”
“敢问尚书大人,若是如此,我吏部是否也要裁撤?”
此话一出。
在场的吏部官员都不由紧张了起来。
要知道。
先前裁撤了丞相,废除了中书省。
朱标虽设有内阁,可内阁终究不是什么衙门,乃是几个天子信臣同朱标一并商议朝政。
当下的大明朝廷,六部之中属吏部地位最为尊崇,而吏部尚书詹同也隐隐有无名之丞相的意思。
因此。
吏部各级官员也是水涨船高,比其他各部官员都要高上半级。
究其原因。
乃是因各级官员的升迁调度,吏部有极大的话语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若依照詹同所说,将审定官员优劣的权利移交给廉洁衙署以及地方下属的御史台。
那他吏部自然也就形同虚设,按照朱标极重实用的性子,不出多久吏部衙门恐怕都要被裁撤。
“微臣附议。”
“审定官员本就为我吏部职责所在,臣等不敢懈怠躲懒。”
“臣等不敢懈怠。”
“臣等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