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文科生,对《教学大旨》印象颇深,
可是,即便如此,他仍不能像陆时那样做到信手拈来、说背就背。
陆时继续说道:“可见,在日本,很多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伊藤博文一派所对抗的力量,一点儿也不比任公所对抗的力量要弱。”
菊池大麓不知道任公是谁。
夏目漱石却很清楚,
“陆,梁先生似乎也在日本。”
陆时点头,
“是的。我会去拜访。”
看两人把话题扯远,菊池大麓赶紧道:“陆爵士,其实,日本宣扬传统儒教又没什么不好。毕竟中国已经……咳咳咳……”
他大概是察觉到自己说的话容易激怒对方,赶紧用咳嗽掩饰。
陆时不由得“哼”了一声,
“所谓的宣扬儒教,难道是要在小学校内悬挂古今忠臣、义士、孝子、节妇的画像?”
“这……”
菊池大麓尴尬。
接受现代教育的理科生,确实有些看不惯那些。
所以,他也觉得自己是个矛盾的人。
陆时继续道:“话说回来,你跟我聊儒学,那我倒要问问,孟子所言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你们学去了吗?”
菊池大麓被一直追击,多少有些恼火,
“中国就做得好?”
可以说,“民贵君轻”的理念在所有封建国家都没得到实行。
但陆时很清楚,菊池大麓说的不是反对封建的意思。
日本人顶着天皇反封建?
想想就搞笑。
菊池大麓所指的,其实是一个思潮:
日本人认为,他们才是华夏文明的正统继承者,而中国的文明已经在崖山后消失了。
这个思潮一直暗流涌动,
直到一名叫内藤虎次郎(即内藤湖南)的学者出现,实现了理论上的“大一统”。
他在中国历史的宏观方面有两大见解:
一、空间上的“文化中心移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