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要说历练,这件事确实是对诸葛亮很好的一次历练。
刘备也相信诸葛亮是真的能够吸取到教训。
但教训归教训,成长归成长。
因为此事,让诸葛亮留下政治污点。
那么即便诸葛亮未来真能顺利接李翊的班。
那么他也注定达不到李翊的高度了。
毕竟一出事,人人都可以翻旧账,拿这件事来做文章。
南北均势是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就相对来说比较偏个人感性了。
那就是对于李翊的接班人,刘备私底下是更喜欢诸葛亮的。
诚然,以齐国如今的实力,有太多候选人了。
但在这么多人候选之中,最令刘备喜欢的还是诸葛孔明。
因为在诸葛亮身上,刘备看到了李翊的影子。
随着李翊年纪的增长,刘备渐渐忘却了他年轻时那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模样了。
但见着诸葛亮时,刘备仿佛又回到了初遇李翊时的感觉。
这个年轻人跟他的丞相很像,谦逊、温润、高情商、有经纬大略。
简直是李翊的2。0版。
刘备已经尝过一次拥有李翊的甜头了。
那么他自然也想给自己儿子留一个李翊2。0。
他们这一辈的人,基本已经快完成了打江山的历史使命了。
剩下坐稳江山的使命,就是得交给下一代。
可既然如此,刘备却又为什么不愿意与李翊相商呢?
这还是刘备与李翊两人的立场问题。
不管两人关系如何好,如何信任。
但刘备毕竟是君主,李翊毕竟是臣子。
站在刘备视角,他可以凭借个人喜好,点名一个二代丞相来辅佐他儿子。
而李翊现在还在,二代丞相说难听点也是李翊的政敌。
李翊已经明确了自己愿意功成身退的想法。
他表明这个想法,让朝中很多人松了口气,也让很多人感到不安。
因为李翊的存在,挡住了很多人晋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