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日的濡须口讲话结束。
李翊车驾方正式向建业城行去。
將至城门,忽见城內张灯结彩,灯火辉煌。
竟比洛阳上元节还要热闹几分。
百姓们携老扶幼,手持彩灯,笑语盈盈往河边行去。
李翊掀帘观望,诧异道:
“如今已是暮春,何来元宵灯会?”
左右侍从面面相覷,皆不能答。
恰此时陈登策马近前,闻相爷疑问,便含笑解释:
“……相爷有所不知。”
“去岁吴宫遭焚,建业城损毁严重,至今方得重建完毕。”
“百姓为庆贺新城重生,特將元宵佳节延至今日,以表欢庆之意。”
李翊目光微动,心知这必是陈登为显江南太平而特意安排。
他却也不点破,只笑道:
“如此甚好!想不到我等竟能一年过两回元宵,实乃幸事。”
“诸君可愿隨老夫同往观灯?”
眾官员连声应诺,於是李翊下车步行。
率眾官员融入人流,往河边行去。
百姓见一眾高官显贵突然出现,皆侧目避让,窃窃私语。
有识得陈登者,更是敬畏有加。
行至河边,但见千百盏河灯顺流而下,犹如星河落凡间。
忽见一群百姓正在点燃彩灯,高声呼道:
“放火咯!放火咯!”
李翊闻言蹙眉,命侍卫唤那几人近前,温言问道:
“尔等为何称点灯为放火?此语颇不吉利。”
那几人见问话者气度非凡,周围又簇拥眾多官员。
知是贵人,慌忙跪地答道:
“大人有所不知,征南大將军名讳中有『登』字。”
“为避讳故,不敢言『点灯』,只得称『放火』。”
李翊转视陈登,似笑非笑。
陈登急忙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