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爷明鉴。”
“如今朝廷正在重整货币,兴建学校。”
“若再劳师远征,国库恐难支撑。”
“一旦战事拖延,内忧外患,则社稷危矣!”
李翊沉吟片刻,缓缓点头:
“杜公深谋远虑,李某受教了。”
荀谌见李翊态度转和,心中一喜,继续道:
“相爷乃国之柱石,一言九鼎。”
“若能劝谏陛下暂缓伐吴,实乃社稷之福。”
刘琰亦连忙出声附和:
“正是正是!相爷威望素著,只需稍加安抚,诸将必不敢违逆。”
李翊端起茶盏,浅饮一口,似在思索。
良久,他展颜一笑:
“诸公拳拳为国之心,李某深感钦佩。”
“既然如此,待明日面圣,我必慎重进言。”
“劝陛下以社稷为重,暂缓伐吴之事。”
杜畿等人闻言大喜,纷纷起身拱手:
“相爷深明大义,实乃朝廷之幸!”
李翊亦起身还礼:
“诸公客气了,为国分忧,乃臣子本分。”
待送走杜畿一行,李翊负手立于庭中,望着渐沉的夜色,眸中深邃难测。
甄宓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轻声道:
“夫君方才所言,可是真心?”
李翊微微一笑:
“夫人以为呢?”
甄宓摇头:
“夫君素来主张伐吴,岂会因杜畿等人一番话而改变心意?”
李翊低笑一声:
“知我者,夫人也。”
他转身望向皇宫方向,缓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