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三兴炎汉免费阅读 > 第368章 朕既不杀功臣更不要功臣行萧何自污张良归隐之故事(第2页)

第368章 朕既不杀功臣更不要功臣行萧何自污张良归隐之故事(第2页)

他略作停顿,“如今国家初定,百废待兴。”

“陛下登基以来,轻徭薄赋,百姓稍得喘息。”

“若此时兴兵伐吴,恐非良机啊。”

虽然朝中不少大臣反对伐吴,是害怕新人顶上来,抢夺他们的权益。

但也确实有人,单纯出于国家稳定的考量反对此时伐吴。

比如杜畿,他为证有道,一世清名。

他虽然投靠刘备的时间不如简雍、麋竺这些大元老时间长。

但他在地方的政绩十分突出,因为他喜欢不时巡视下属各县。

只要发现有孝子、贞妇、顺孙,就下令免除他们的徭役。

鼓励他们好好劳动,好好生活。

在农业生产方面,杜畿更是督促百姓,努力耕织,多养牛马。

就连养鸡养猪养狗这些小事,杜畿都非常关心,定有章程。

在杜畿的努力下,京畿地区的经济很快就搞上去了。

百姓们辛勤务农,丰衣足食,官府也积蓄了大量的粮草。

在解决了吃饭问题后,杜畿又开始提倡教育。

不仅鼓励开设学校,还亲自担任教授,传授儒家经典。

这便与李翊主张的大兴教育的政策相合。

靠着杰出的政绩,积极迎合朝廷的政策,以及摆正那高度政治正确的端正态度。

没几年,杜畿便被提拔为了京兆尹。

相当于是首都市长。

什么地位自不必多说。

杜畿在朝中的话语权还是比较重的。

如今找上门来,即使是身为内阁首相的李翊也不好怠慢。

刘琰在侧,出声附和杜畿道:

“正是!相爷此前所推‘举孝廉必取三名寒门’之政。已令地方大族颇有微词。”

“若再兴战事,地方豪强必生怨怼,恐生变乱。”

李翊神色不变,只是轻轻一叹:

“诸公所言,倒也不无道理。”

杜畿见李翊似有松动,趁势进言:

“相爷明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