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是。”杨文东也点点头,不同时候,对外策略也是不一样的。
之前保持低调是因为自己的工业与香港其他人关系不大,主要市场又不在香港,加上事业刚刚起步,对于人身安全方面,也比较担心。
而现在工业规模已经太大了,大到港府需要依赖自己来解决实业问题甚至社会稳定问题,同样,自己的工厂带来的衍生经济效应,还能够影响当地的地产。
跟之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至于安全方面,通过这几年的投入,自己身边也有了几十人的专业团队了。
金镛又道:“所以我就想做个专访,杨生以为如何?”
杨文东则说道:“查生,在商言商,就算要做专访,不是应该由我自己的报社来负责吗?”
金镛回道:“自然也可以,你的报纸与我的明报客户群体不一样,其实没什么冲突,我们完全可以一起上映这个专访内容。”
“这样可不行。”杨文东则反对说道:“或许没坏处,但我也没好处啊。”
金镛笑说道:“杨生可真是一个合格的商人,那这样,我听说你收购了不少影院,以后是想进入电影领域吧?我给一部的影视版权给你如何,换这个机会?”
“随便哪一本?”杨文东问道。
“对,射雕、神雕都行。”金镛回答道。
杨文东想了想,答应说道:“那可以。”
这种专访,他或许会照顾一下自己的报纸,但更重要的是将内容传播出去,让整个香港人都知晓。
借助明报,也算是一个方法,金镛的名气也非常大,特别是是在普通群体之中。
金镛笑说道:“好,那这些是专访内容,你先看看。”
“查生看来是早就做好准备了。”杨文东接过纸张,看了眼。
上面的问题有三个;第一是创业过程描述,第二是未来规划,第三就是对香港经济的看法。
中规中矩,也没有什么突兀的问题,这种专访一般都是善意采访,采访之前也都协商好内容了,
金镛问道:“需不需要准备一下?”
杨文东说道:“没什么好装备的,我就先说一下,你这边记录好了,后面上什么内容,再协商。”
“行。”金镛点点头:“那就先第一个问题。”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创业过程的话,其实跟社会上传播的也大差不差,不过有一点区别。”
人们都爱白手起家的富豪,所以杨文东的故事,有时候也被吹的太过分了,只是之前他从来没有纠正过,因为没必要。
现在也算是借着这个机会,官方正版的描述下了。
杨文东一边说,金镛则是一边记,过了差不多半小时,才算完成第一个问题,除了一些重要事情不能说的,其他的,杨文东也都讲了出来。
“哈哈,杨生的创业经历可真是精彩。”金镛夸赞说道。
“还行吧。”杨文东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