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朕这一生如履薄冰笔趣阁 > 第505章 攻心为上(第3页)

第505章 攻心为上(第3页)

你这边刚画好县界,明天这个县的牧民,就跑到了那个县。

而且不是极个别部族如此,而是每一个部族都如此。

甲县的部族去了乙县,丙县的不足去了丁县——本就以部族为基础而行的‘县’,将大规模的,以县为整体进行大规模迁徙。

那你这个县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设置一个甲县,却在春天接待了乙县,夏天解决了丙县的麻烦,秋天等来了丁县的牧民。

知道冬天,你甲县自己的牧民,才终于游牧归来。

——甚至未必会回来!

——万一游牧途中出现差错,又或是处于某个意料之外的原因,改变了原先的形成,你们县的牧民甚至可能会在其他地方过冬。

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又或是部分人,而是全部人,一起出去、一起回来,或一起不回来。

连民众都长期不在本县,那你这个县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代天牧民,牧的哪家的民?

对于这个问题,河套各部头人显然都是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

汉人这是脑子瓦特了?

在草原搞郡县制,怎么搞……

但显而易见的是,早在各部头人得知河套地区,要施行新制度之前——甚至是早在这个念头,出现在长安天子刘荣的脑海中时,这个问题,刘荣就已经想到了。

刘荣为啥要在河套搞所谓的‘新制’?

为啥要先在河套试行新制,而后普及到河西?

自然是为了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好永绝后患,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华夏农耕文明之间的根本矛盾。

矛盾所在,自然是游牧民族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他们不得不通过掠夺,来争取到了微乎其微的生存几率。

而相对稳定,距离又足够近,且‘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的华夏农耕文明,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的不二良选。

如此一来,要想根本性的解决游牧文明,彻底化解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茅盾,首先需要做的,便是保障游牧文明的生存,降低游牧文明的生存难度。

说白了:能靠种地吃饱肚子,谁愿意看着锄头去造皇帝老子的反?

同样的道理:能靠放牧吃饱肚子,甚至老婆孩子热炕头,游牧之民又怎么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刀尖舔血式的在草原‘绝地求生’?

所以,为游牧文明指明道路,使其不再依赖于掠夺、战争,是解决游牧文明的关键。

而在此之外,第二个关键,便是人口流动。

——在面对游牧文明侵略时,华夏农耕文明之所以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就是因为那句: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