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汉人——只要田地还在,就总能种出来粮食,粮食种出来,一切就都好起来了。
但生产工具一旦丢失,那就根本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结合以上种种,就不难理解高阙易主后,幕南各部所身处的处境,以及感受到的生存威胁了。
——生活在汉家边境的汉家百姓,苦归苦,好歹还有活路。
但在高阙被汉人所夺取后,生活在幕南地区——尤其是临近高阙一代的部族,却想不到自己还能有什么活路。
能像几十年前那样,被挥舞着黑龙旗的汉人们赶去漠北,说不定都是幸运儿才能享有的待遇!
于是,在巨大的生存压力、威胁下,幕南各部头人,都是在伊稚斜都还没拿定主意时,就自发出现在了南池一带。
而后经过接连数日的讨论,甚至是争辩,这支由十四个万骑组成的骑兵集群,才得以出现在高阙之外。
只是战况,却远远出乎了各部头人,乃至于伊稚斜的预料。
即便知道夺回高阙的机会不大、汉人绝不会轻易将高阙拱手想让,伊稚斜也还是被刺眼的敌我战损比,给吓得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过去这十几天,各部有六千多具尸体,被送回了各部的祖地。”
“但我的鹰犬却说,昨晚清点各部的人数,至少有九千名勇士没有回到大营。”
“这意味着什么,恐怕不会有人不明白。”
漫长的沉默,终是被伊稚斜如是一语所打破。
王账内,各部头人循声抬起头,带伊稚斜话音落下,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着再度低下头去。
九千人。
才半个多月的战斗,各部联军的损失,就达到了九千人这么个骇人听闻的数字。
九千人,什么概念?
——由伊稚斜召集起来,反攻高阙的各部联军,满共才八万多兵马!
九千人,这都超过一成了!
再有:这八万多兵马,是由幕南数得上号的中大型部族,各派出一个万骑凑出来的。
对某些中型部族而言,一个万骑,甚至已经是全部家底!
仅有的一个万骑被派出去反攻高阙,这些部族就只能将保护部族的希望,托付于部族内那些还没长成的半大小子,以及那些已经老迈的‘曾经的勇士’。
而幕南各部,除了右贤王伊稚斜,因为其挛鞮氏王族,外加右贤王、匈奴第二顺位储君的身份,而能拥有满编八千人的万骑之外,其余的部族,都是以六千人、四千人为一个万骑。
比如白羊、折兰等亲近单于庭的大部族,是以六千人为满编万骑。
生活在幕南的呼延氏、且屈氏等四大氏族,也同样拥有六千人为一个万骑的权利。
但绝大多数部族,都只有四千人便满编的超低配‘万骑’。
从这十四个万骑,最终却只凑出来八万多兵马,其实也不难大致推断出:反攻高阙的这八万多兵马,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四千人为一个万骑的低配万骑。
要不是右贤王伊稚斜,以八千人一个万骑的‘高配万骑’参与其中,还有呼延氏、且屈氏等部族,以六千人为一个万骑的‘标配万骑’,十四个万骑,是不可能凑得出八万人的。
就拿四千人一个万骑算——十四个万骑,也不过是五万六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