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将成为时刻跟随天子脚步,只以天子意志为金科玉律的铁杆皇派;
儒家,则将在‘祖传反骨’,天然为地主豪强代言、与皇权站在对立面的基础上,一步步寻找背后金主:地主豪强,与头顶上的强权:皇权之间的平衡点。
至于黄老,既是老太后最关心的,同时,也是老太后最为担心的。
——无论是从今日,刘荣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还是老太后结合客观现实的推断来看,黄老学未来的结局,都只有一种。
缓缓淡退,逐步让出指正学派的超然地位,但并不会彻底退出权力中枢。
还是那句话:刘荣最注重的,从来都是‘制衡’二字。
儒家不能一家独大;
法家也不能成为脱缰的野马。
那么,在找到第三个可堪一用,且有足够分量的、综合性强的学派之前,黄老学,就必须成为这三方制衡中的一方。
何谓综合性强?
儒、法、黄、墨等‘大学’,皆是。
反之,农家、医家、兵家、家之类,便是专业性更强,而综合性明显不足的‘小学’‘专学’。
很显然,这和窦老太后预想中,或者说是‘愿景’中,黄老学未来的发展并不相符。
只是眼下,老太后纵是有心拉黄老学也罢,也多少有些无从下手了。
就好比一个人。
他伸出手,你可以拉一把他的手;
他彻底晕过去了,你也好到可以从腋窝下,试着把他架起。
可黄老学,如今就好似是烂成了一摊泥——还是稀的。
别说拉一把了,便是双手去捧,都不怎么捧的起来……
“皇帝搞科举,本就是要执诸子百家之牛耳。”
“法家先挨了当头一棒,往后,当是能想起所学,天然就是为帝、王牛马走。”
“儒家受了敲打,鲁儒一脉更是受了重锤——儒家内部,当也能有些许教训。”
“就是这黄老……”
如是说着,老太后不由悠然发出一声长叹,即为皇帝孙子如此不给面子而感到暗恼,也同样对自己喜爱的黄老学恨其不争起来。
只是无论如何,汉家的东西两宫,早已经有了一整套健全、默契的联合执政模式。
——刘荣在西宫未央,唱完了白脸、打出了板子;
接下来,就需要窦老太后这个‘东帝’,在长乐宫唱红脸、给甜枣了。
“拟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