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真当她是傻子吗。
悔婚可不是小事,是男人就先开口。
相杀多年,二人终于短暂地默契了下。萧岐玉猜到她心中小九九,干脆不再犹豫,径直走到王氏面前,端起双臂行礼:“祖母,孙儿有话要说,我——”
王氏斥道:“我什么我?你以后只管给我夹起尾巴做人,坏性子都给我收起来,若让我知道你欺负了我们小三娘,我第一个饶不了你!”
萧岐玉一愣,下意识看向崔楹,皱紧眉道:“我还能欺负得了她?”
想起昨夜那一记断子绝孙脚,萧岐玉气得脸色涨红,又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只能冷冷别开脸,不再看崔楹。
薛氏笑道:“老祖宗只管放心,七郎与三娘是自小的情谊,当年卫国公府开设家塾,七郎还被送去上了两年学,说他俩是一起长大也不为过,哪里会欺负,恩爱还来不及呢。”
张氏也附和:“正是呢,正所谓郎才女貌,青梅竹马,这两个小猴儿占了个全,又是太后主婚,当真前世的缘分,天定的姻缘。”
前世的缘分,天定的姻缘……
如果不是当着这么多人,崔楹简直想要吐出来。
且不说她和萧岐玉长大后的种种不对付,单提起童年那段和萧岐玉同窗两年的经历,她牙根就气得发痒。
她家的私塾本就只有自家的几个孩子,即便外收,也是几个交好的士族的子女,全是熟人,没一个脸生的。
这样一大帮六七岁的孩子聚在一起,又正是贪玩的年纪,每日自然热闹了些。
崔楹自幼便是孩子王,走到哪都一呼百应,和谁都能打成一片。她走到哪,哪里便是欢声笑语不断,不论男女,全都抢着和她玩,大家个比个的贪玩不学好,谁都不上进。
唯独萧岐玉。
她贪睡赖床时,他在看书。
她装病翘课时,他在看书。
她跟同窗在课上交头接耳,偷吃点心时,他还在看书。
无所谓,看就看吧,卫国公府一大家子都是读书人,她对书呆子虽看不顺眼,但还是有那么几分敬重的。
即便他二人见一次掐一次,她也从来不会打扰认真读书的萧岐玉,井水不犯河水。
直到有一次早读,她把新得来的笑话讲给沈澈和陈双双听,三个人正哈哈大笑,萧岐玉将手里的书一放,冷不丁地扭头,漆黑的眼珠子冷冷看着她,对她来了一句:“能不能小点声,你不学别人还学。”
崔楹当场就呆住了。
毕竟她当时见识浅,还没见过装货。
她甚至还自我反省了几日,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影响到别人,被讨厌了,她不喜欢被别人讨厌。
直到她发现,大家似乎都不爱和萧岐玉玩儿。
如果只有她讨厌萧岐玉,那是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