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就立即踩着摔进水洼里的那些色嫩如染的狼藉绿枝,气势汹汹地过去了。
只有她身边的袁选侍,回头看了一眼在漫淌着雨水的甬道上恭送她们的女子,只见她头顶那一线伞檐压得极低,看不清面容。
既非杨氏宫中,又非御前之人,陛下何故独独挑了她去送玉料?
不过她很快被赵才人扯了下胳膊,威风劲过去之后,赵才人担心:“也不知道杨氏会不会对陛下吹枕头风,说我的不是!”
袁选侍便安慰:“杨美人的势头近来是盛了些,可赵姐姐才貌过人,又有郑修仪这层关系在,就算她日日吹枕边风,陛下却未必会偏听于她。无论如何,姐姐在陛下那儿,总不会埋没的。”
袁氏只是太学博士的女儿,出身不高,但脑子还算顶用,平日里也从不多话,赵才人才会愿意同她亲近,其中颇有将袁氏视为智囊的意思。
此刻一听便又放宽了心,只嘟囔了一声:“就我表姐那个人,连主理六宫的权力都握不住,也不知能不能指望上。”
青簪在她们走后蹲身下来,一枝一枝把水葫芦捡回了篮中。
宫人不能随意丢弃东西在外头,遗秽于道,杖刑十下。
远处,徐得鹿去而复返,原本是想提醒青簪一声,陛下今晚还约了几位大人议事,估摸着到凤藻宫也是用了晚膳便要回的,这样说也好让皇后娘娘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更何况,陛下这次去凤藻宫想见的显然另有其人,想是不会在娘娘那儿待太久,只是这句他不能明着提醒罢了。
这会儿却是不好再上前说话了,只得回去把看见的这一幕报给了皇帝。
不为别的,就是想再次确认一番这宫女在陛下心里的分量。
虽这宫女显然是有几分特别的,可到底是一分还是两分?
皇帝波澜不起地迈下了銮驾,走入紫泉殿,就在徐得鹿以为自己猜错了的时候,就听见那道沉冷的声音。
“她这么好欺负?”
陛下听进去了。
紫泉殿内,太后让人去请皇帝之前,本已经初步拟定好了主办端午小宴的人选。
连嬷嬷看着名单上的名字:“这离您让奴婢把消息给出去才过了小半日呢,也只杨美人、赵才人、俞宝林三人来了,要不要再等等?”
响应的人尚还不多,岂不显得太后娘娘不够排面。
太后眼皮都没掀:“哀家自可以等她们,可这机会却不是次次都肯等人的。”
这么一说连嬷嬷就知道太后是主意已定:“是,奴婢明白了。这样看,这杨美人倒是个敢为人先的,还知道给您送山参,自己也争气。”
正说着,皇帝便来了,太后听到了他那句“好欺负”,没再继续和连嬷嬷交谈,转而颇为起兴地看向皇帝:“谁好欺负?”
皇帝只是行礼:“儿子给母后请安。”
太后见他不想说也不追问,就把纸上写好的两个名字拿给了他看:“原本呢这种小事也不必你过目,但哀家想着,好歹是你后宫的新人,你也要对她们多上点心才是。”
按照太后的意思,是择定了杨美人主办,赵才人从旁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