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垂头道,“去吧。粮食都已经见底了,我一天一封信催,不见来人,咱们不能靠别人,得靠自己。”
“是!”绾月挺了挺身子,大声应道。
“请问殿下,可否安置好沈某,让绾月带领侍卫去州里各富户家宣读献粮策?大户人家不可能不囤粮,现在正需大家团结共度灾难,若还有人藏私……”
“也算个办法,但不可强求。”
毕竟现在不是战时,也没到那么紧张的时刻。
说不定明天雨停水退,危机很快就能解开。
若是激出事情,反倒不好。国家不是没粮,而是一时之困。
李仁一直是这么想的,尽全力保住每一个平民百姓。
可是一天又一天,一个月过去了。
赵大人的信送过来的越发慢,看日期却是及时回的。
证明路上越来越难行。
单枪匹马都走不快,更别提运粮队之事。
他心中抱着期待,皇上下旨令他为赈灾官。
他有一整套方案处理灾情。
现在临时赈灾权归地方官,权力有限,许多方法不敢用。
他是有劲打不出。
绮春十分担忧,给哥哥去信,回信只说皇上正抉择,快了。
大家只能干等。
沈大人的确起到安抚情绪的作用,每日被人骂得狗血淋头,被人用唾沫吐得一头一脸。
绾月也是有办法,建个木栅栏,让灾民够不到他,省得打死了他。
把他像条狗似的围在栏中。
所有人都感激李仁的仁义,一个王爷,将自己住宅都打开,让大家住进去。
灾民自发组成卫队,保护宅子内宅,不许人打扰了王妃。
本想就这么等下去,但灾民中已经有女子与孩童顶不住饿,生生饿晕过去。
绮春将自家宅中最后一点粮煮了粥送给晕倒的孩子。
家里没了余粮,王府和所有百姓一起陷入绝境。
府里一片沉寂,一双双眼睛盯着内院大门。
门打开,王妃穿着素色衣裳,头上未戴钗环,只用一条手帕将头发包部包住。
手中端着一只海碗,里头是最后的一盆粥。
在雨声中,在所有人的注视中,她一如既往的端庄,端着碗一步步走到晕过去的孩子与女人跟前。
大家自发让开一个口,绮春沉声说,“是我与王爷对不起大家,我们太无能,没为大家搞来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