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话题早已不知歪到了何处。
因此,两人在大明军中的威望,可想而知。
朱棣再次说道:“行了,尔等进去查看一番这座兵校,回去之后,给咱书写上一份如何教导那些将校兵卒的规章制度,给咱奏禀上来!”
已看那些武将激动的满脸通红的神情,他们便能知晓。
身后,郭安连忙跟上,一边走着,一边介绍。
徐辉祖冷冷一笑,“陛下,微臣认为韩御史有欺君之嫌。
而一旁,一众武将则也都是满脸兴奋。
回来之后,郭安便再也没有关心兵校的事,而是将心思全部放在将军山一众工坊内。
徐辉祖与李景隆两人,便快速行动了起来。
而朱棣对于一众文官早就心怀不满,正好也借此,让一众武勋狠狠教训了一番文官。
陛下存心要建兵校,没有人能抵挡得住。
至于朱高炽与徐辉祖、李景隆几人,则是竖着耳朵,满脸好奇的听着。
现如今,大明旧的国公死的死,削的削,留下的国公还真只剩下魏国公徐辉祖与曹国公李景隆两人。
听此,李景隆直接满脸嘲讽,“韩御史所言极是,陛下,我大明确实应接受这些鞑靼人的乞降。
整个大殿内,顿时清静了下来。
只是,乞降之事,不是我等武将擅长之事。
“咱没想到,韩卿家居然如此忠心!”
而且,两人与朱棣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将兵校之事交给他二人,最是合适不过。
刚才韩御史与微臣等人争吵之时,韩御史声音宏亮,气血之足,身体比微臣等人还要健壮!”
“嗯!”
一样一样,都表明这座兵校不输于京师内的国子监!
甚至,可能比国子监还要正规,齐备!
“陛下,此举有伤天和啊!”
徐辉祖与李景隆连忙再次应道。
韩崴连忙回道:“陛下明鉴,微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