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北平府的那些官吏们,啧啧称奇。
往日,他们让这些富的流油的士绅们,捐点钱,修缮一下衙门,或许学堂,甚至是道路,这些士绅们抠搜的,向他们讨要各种好处。
结果,现在那位燕王府的郭长史,只是向几个士绅递了几句话,整个北平府的大大小小士绅,都直接争抢着,花上大笔的冤枉钱,找那燕王府购买水泥。
然后,铺设晒谷场。
但是,那些士绅一个个都是乐在其中。
他们也都认为,花上一大笔钱晾晒稻谷,是花了冤枉钱。
但是,给那位郭长史花钱,他们乐意!
一大批舔狗的既视感……
这个时节。
北平府晒得很,比火炉子还要火炉。
那些水泥铺设的晒谷场连三天便可以干透,一直到最远的梁城士绅都铺建上水泥晒谷场后。
大片的水稻,终于开始变的金黄起来。
北平府的气氛骤然一变,所有人都神情肃然。
家家户户,都开始将镰刀磨着锃光亮,然后进入各自的田地种中,挑选着已经干掉的稻谷,一小块一小块的收割着。
老天爷最喜欢在秋收农忙之时,给脆弱的农户降下天灾大雨。
因此,每年这个时候,所有的农户,都是在和老天爷进行比赛。
哪怕是有着两百亩稻田,随时还有着上千青壮帮忙收割的稻谷,但朱棣还是带着朱高炽,甚至拉着郭安,站在农场稻田之旁,紧紧盯着。
对此,郭安虽然有些无奈。
但是,他也深知这二百亩良稻,对燕王府,甚至是北平府的重要性。
这次,这二百亩两良稻,包括燕王府下那两个庄子的种植的良稻,都会挑选出最好的五千斤,留在燕王府。
剩下的良稻,应该会有人直接上门来抢着高价收购。
果然。
第二日,眼看着二百亩良稻已经收割了一半,便已经有一群人,在农场外求见。
“让他们进来。”
对于这些来人,朱棣没有丝毫意外,神色淡然的摆了摆手,让身旁的亲卫去领人。
很快,一大群人便在亲卫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朱棣与郭安都不由一愣,来人有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