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英明!”
郭安微微点头,“不过,微臣建议那些士绅,可雇佣一些匠人,从我燕王府购买一些水泥。
将他们家中的晒谷场都铺上一层水泥,他们家中的那些稻谷,必然可以晾晒的更快!”
“水泥稻谷场?”
朱棣一愣,随即便有些感兴趣的问道:“郭卿,如此一来,他们必然要花费不少钱财,此事可行否?”
“所以,微臣才建议那些让那些士绅去铺设水泥晒谷场。”
朱棣问道:“那我农场,还有府上那两个庄子……”
郭安道:“回殿下,微臣已经命人去铺设了!”
“甚好!”
朱棣一脸喜色。
随后,朱棣又问道:“郭卿,我燕王府可还需再开垦一些田地否?又或者是再建造几个工坊?”
郭安叹息一声,“殿下,微臣也想建造。然,我北平府没那么多的工匠。”
朱棣直接道:“我北平府那么多的农户,怎能没有……”
还未说完,朱棣便反应了过来。
“郭卿,我大明还是以农为本,工匠虽好,但现如今需要解决的,还是让百姓们安心耕种田地。”
郭安一脸正色道:“殿下,我北平府从今年以后,只要不出现天灾人祸,百姓们必然可一日三餐,顿顿吃饱。
哪怕是出现一些贪官污吏,或是一些不可预测的天灾,也不再会饿死人!”
朱棣微微点头,“咱相信郭卿所言!”
郭安心中不由微微叹息一声。
果然,哪怕北平府再富裕,朱棣还是不敢在这件事上,有违背老朱的想法。
或者是,朱棣也还是认为,现如今仍是需要以农为国本。
……
现在北平府的士绅们,虽然对郭安的话,可能还有些阳奉阴违。
不过,明面上,对于郭安的话,却是十分遵从。
不到几日的功夫,所有的士绅,都从水泥工坊购买了大量的水泥。
然后,整个北平府的各州县,都铺建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泥晒谷场。
看的北平府的那些官吏们,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