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而言,陈萍萍人气尚在范闲之上,但越往后的剧情推进,在叶桓丘的安排下,范闲这个男主角是在不断进步的。
眼下范闲只是刚刚在京都立业,他所需要经历的成长,也才刚迈出第一步。
目前的角色魅力,在一些出场就已经是大佬的面前,看着相对弱势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不能因此就把主角的积极性抹杀,要是都像荆天明似的,那主角多半是废了!
它的制作方不是没想过给荆天明开挂,但又怕开挂开得太狠了,甚至于抢走好不容易塑造的纵横传人、逆流沙等等高人气的角色的风头。
挂是开了,只能开一点点,这种到关键时刻,都没能发挥特别大作用的主角,那他还是主角吗?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叶桓丘的特意提防下,前期用那么多的时间,给小范闲的成长经历铺垫,再到长成后的范闲进入京都起,让观众对于范闲的观感,哪怕不至于给出极高的评价,但最起码也不能是什么可有可无之类的评论。
收视率上《庆余年》捷报频传,在番茄台完成破6之后,后续能不能破7,就看这部剧能不能靠着众口铄金的传播,把一些不是架空历史题材的观众也吸纳到该剧中来。
对于圈内各方势力,一个共识也在继续浇铸。
那就是凡叶桓丘出手的作品,那么预订年度剧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以之前那些筹码下得不够多的地方台代表,现在哪个不是在领导办公室里挨训呢,这都快形成肌肉记忆了。
反正每一次,没能拿下叶桓丘手头的项目,他们这些采购部门的代表,就得去一趟领导办公室,被语重心长的说叨一阵。
最要命的是,这种事不是一次就了结,只要一看到番茄台的高收视率报表出炉,就得把他们叫过来。
又是拍大腿又是跺脚的,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当时为什么就不再坚持一下呢,让渡出去的那部分权益,看看现在番茄台和爱优腾三大视频平台,就光靠广告语会员,这播到一半就已经快平账了。
这些挨训的代表们,心里腹诽道:“要是真按照您说的大胆下决定,这部剧拿下来了,那我的位置就得保不住嘞。”
大家都清楚,叶桓丘的剧能挣钱,也肯定是把剧王的位置预订了,可就这一部剧的预算,比采购三四十部国产剧花出去的钱还要多。
作为老牌电视台,怎么可能跟番茄台一样,一年里就冲一部剧上使劲了,一部剧之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是没有足够的作品撑场面。
这热播的风头一过去,他们这些代表估计就得成替罪羊了。
所以每一次的采购,他们都在想着如何降低预算拿下华夏光魔公司的作品,这个降低预算不是指压华夏光魔公司开的价格,而是让竞争对手开不起价的同时,还能保住之后的采购预算。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所以不是番茄台舍得下血本,而是番茄台作为后起之秀,他们在下注的策略上跟老牌地方台是不同的。
该砸钱的时候,每个电视台都不会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