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似疲惫极了,没再看任何人:“夜色已深,诸位也都乏了,王后身子不适,先回去歇着吧,宫门已下匙,诸位爱卿今夜也都留宿宫中罢。”
除却姜相一党的近臣和王党的老臣们,其余臣子听得此言,不免面色各异。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让他们留宿是假,只怕借此敲打他们,将今夜之事守口如瓶才是真。
毕竟……陈国王室里,近几十年来还从未闹出过这等丑闻。
帝王好男风也就罢了,偏偏还是下面那个!
温瑜则对着姜太后浅一福身:“儿臣告退。”
癞头男人是被偷带入宫的,替陈王办事的羽林卫副统自然没那个胆子招供一切,于是咬死了自己不知情,暂且将那男人当刺客收押进了天牢,自己领了个巡防有失的罪名。
姜彧未着甲昏迷着被人从建宁宫抬出,有了陈王好男风的铁证,不免也十分引人遐想。姜相国一党的人反应极快,一口咬死姜彧是为前去救驾,吸入了太多烟尘才倒在里面的。
然而建宁宫的火很快被扑灭,被烧毁最严重的是几间闲置的厢房,离陈王被困的偏殿还远着呢,冲进去救人的那般多羽林卫和武将都没被浓烟冲晕,盛名在外的常胜将军姜彧反而因烟尘晕过去了,这说法实在是站不住脚。
且原本打道回灵犀宫的姜太后,也先臣子们一步到了建宁宫,怎么看都像是事先收到了什么风声。
但姜家权势显赫,旁人便是觉此事蹊跷得很,也不敢明面上质疑。
不过今夜人多眼杂,又是满朝文武亲眼目睹,姜太后和姜相国能捂住风声一时,却捂不了风声一世。
此后不久,陈王好男风,效仿先秦时赵姬从坊间寻了一天赋异禀的男子,且那男子同嫪毐一样有着“阴关桐轮而行”的能力一事,还是在私下传开了。
并且谣言愈传愈烈,形貌昳丽、在王庭贵女们中有着“春闺梦郎”之称的姜彧,也成了当事人之一,传得最广的说法是陈王喜爱姜彧已久,这才留他在身边做近臣,担任羽林卫统领一职,奈何姜彧并不领情。
陈王失了耐心,想在中秋宫宴上对其霸王硬上弓,将人用药迷晕在了建宁宫,太后得了消息赶过去救侄儿,怎料陈王同男宠“嫪毐”胡闹时,不慎打翻烛火,烧了宫殿,又引得群臣过去,故才撞破了此事。
姜家自是极力镇压这等谣言,但他们越是这般忌讳,谣言在王庭内反倒传得越盛了些,不少王庭贵女闻得此事,芳心暗碎。
陈王继位后久不选秀一事,也由此被挖掘出了“真相”:什么为了重视同大梁的联姻,在温瑜嫁过来前不选秀都是假的!
真正的缘由就是陈王好男风,秀女入宫则代表了朝堂上的各方势力,陈王是怕有家世做依托的秀女们发现了他的秘密!他又不能
不顾前朝随意将秀女打杀。
从青楼带回盛宠一时的丽妃?
那肯定是个用来迷惑臣子们视线的烟雾弹!
后来铜雀将这些打听来的谣言说给温瑜和昭白听,主仆几人俱是啼笑皆非暂且不提。
-
当夜,温瑜撑到姜太后放话让众人离去,回到昭华宫时,刚踏进内殿,便吐出一口血来。
这可急坏了铜雀等一干婢子,扶着温瑜去榻上躺下时,铜雀仍止不住地自责:“都是奴婢考虑不周,当时就不该让公主您跟着冒险,以至遭了这番罪……”
昭白背着温瑜从建宁宫偏殿离开时,铜雀等人也早已脱困。为了回敬姜太后和陈王给温瑜设的这出毒计,温瑜命人在建宁宫放火烧了几件闲置的厢房,又遣人扮做小太监去宫宴上报信,说陈王被困在了建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