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把她甩了。
苏梨笑了声:“嫂子多虑,你之前也听到了,我早年受过伤,腰腹还受过冻,极难有孕,便是真有什么,也不至于揣个孩子。况且,我还是不要名分的好,若他厌了我,还能马上另找,可我就惨了,凭他的家业,不论我做大做小,连和离书都拿不到。届时被锁在院子里郁郁度日,那岂不是自讨苦吃?”
苏梨心里敞亮,她也不避着崔珏了,他爱来便来吧。爱而不得才会心生执念,她让他得到几回,不再明目张胆地跑了,他失了新鲜,总有腻烦的时候。
届时,他们好聚好散,彼此也不会闹得太僵。
毕竟苏梨不过庶族农女,与天子较量,实在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胡嫂仔细一想,又觉得苏梨当真聪慧。
哪里像她,怀了孩子便马上嫁到夫家,结果丈夫早早死了,留下个遗腹子,打胎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公婆就指着这个孙子传宗接代,不许胡嫂大归回娘家。
胡嫂为了不受公婆的气,只能许诺不再二嫁,但要带孩子去隔壁梅花村住,如今不上不下地吊着,既被亡夫爹娘盯着,过不了自己的日子,又觉得为了乖巧懂事的圆哥儿还能再忍一忍,当真是憋屈极了。
胡嫂感叹:“倒也是,咱们自给自足,也不靠男人,何必再被关在后宅里伺候公婆。你这样挺好,权当养个小白脸了,喜欢就亲香一回,不喜欢就踹他出去,乐得逍遥自在!”
-
柳州坞堡,御书房。
崔珏跽坐于案前,翻阅那一封暗卫送来的密信。
读完信上所书内容,男人眉骨沉下,漠然地起身,两指衔着那一封信笺,送进燃着梅花冰片的博山炉中。
香烟袅袅,低暗的火光将那一封告密信焚灼得千疮百孔。
崔珏微蹙眉梢,睥向一侧的陈恒,“消息属实?”
陈恒道:“自是属实,谢氏与姚氏联手了。”
陈恒口中的谢氏,便是那位吴国相公谢修明。
此前谢氏想借嫡孙女谢清菡,与崔家联姻,以期能在江山社稷上分一杯羹。
奈何崔珏油盐不进,不但严词厉色拒绝了谢氏,还抬举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乡下农女为皇后。
此举可谓是狠狠打了谢氏一记响亮的耳光。
加之吴国文臣大多都是谢党,偏崔珏为了削弱世家,推恩科举,将那些寒门子弟安插。进文官衙门,与谢氏争权夺利。
又为了稳固朝纲,多次对世家尊长痛下杀手。
世家子弟见崔珏打压士族,令他们腾达无望,便心生怨怼,蓄意将崔珏拉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