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豪门之间唯有无尽的争斗,而那时的皇室,可能也无法保证世袭的明智决断。
黎民百姓或许只能承受苦难,成为最后的结局。
正是因为预见这一切,深思熟虑,管宁在世家崛起之初便远赴辽东。
他在辽东隐居,真的是逃避吗?
为何他广纳门徒,膝下弟子成百上千,许多贫寒子弟因他得以识字明理。
这些,是希望的火炬,代代相传。
管宁不妄想逆转时代,也不企图改变天地间的宿命。
他踏入了道的境界,却缺乏施展法术的才能,因此他选择了另辟蹊径,为后人留下一粒希望的种子。
辽东,地处边陲,假使未来中土陷落,
那里或许会成为新的希望之地。
然而,这些都是管宁心底的秘密。
这次重返中原,他目睹了预想中的变迁。
但在这座风雨飘摇的大厦前,他看见了一个奋力修补的身影。
此刻,驻扎荆州的诸葛亮。
那人比他更勇敢,或许正因为想见识这个时代的勇者,他默许马孟起带走了他,甚至暗中助力马超。
在荆州,他并未失望,诸葛亮果然是个勇者……
在诸葛亮的口中,翠绿森林中的汉中学院,那个与他怀有相同理想的避风港,跃入了他的视线。此刻,管宁确实有一瞬被触动了内心。
若能挽救摇摇欲坠的王国,何须沉溺于虚幻无依的期盼?
管宁踏入了汉中学院,遇见了尚未展翅的刘禅,寻得了逆转乾坤的关键。
“世间或许仍有生机可觅!”
这正是此刻管宁内心的真挚写照。
他并未向刘禅袒露心声,无须多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程,它们塑造了他们与众不同的观念与行动。
如同管宁教诲刘禅要有远见,只要大方向正确,刘禅应去经历属于他的人生。
而刘禅也没有再主动找寻管宁,他已从管宁那里汲取了许多。他需要时间去内化,而这段时间,他就在汉中学院度过,倾听那些先生们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