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我在三国当逆贼爱看书 > 第252章 长安长安(第3页)

第252章 长安长安(第3页)

曹魏向豪门势力妥协,众多家族崭露头角,他们献出人才,同时也寻求着应有的回报。曹魏领土急速整合,百姓面对巧取豪夺,唯有无奈哀叹命运不公。

无数人流离失所,不愿离开故土,却也别无选择。此刻,洛阳城内,大司农恒范麾下的卫尉,半位大汉皇族后裔,昔日扬州刺史刘馥之子刘靖,正陷入深深的沉思。

身为皇室血脉,刘靖曾在曹丕时代出任庐江太守或河南尹等要职。后来,因曹丕创建圣学而调入京城,担任大司农卫尉,同时肩负起圣学的部分管理职责。

圣学建立至今已逾十载,其间朝廷涌现诸多新臣,却也爆发了震惊朝野的浮华丑闻。刘靖身为京城官员,每日见证洛阳学子的变迁,深知圣学变革的紧迫。

曹叡再度启用夏侯玄、诸葛诞等人,奢靡之风又起,甚至在世家势力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于是,刘靖在官署挥毫泼墨,撰写一篇恳切的谏书,劝诫曹叡借鉴刘禅的休养生息政策,主动修复与江东的盟约。

同时,他期盼内整天下,重施恩德于民众。在这封谏书中,刘靖列出几点主张:

第一,严格挑选博学者与导师,他们的资质必须再三甄别,他们是圣学的基石。

第二,朝廷官员的子弟,到适龄后必须进入圣学研习,不能仅凭家学便直接入仕,不论圣学教师能力高低,至少不能让学生产生所学无用的观念。

第三,明定赏罚,遏制浮华之风。刘靖希望建立严谨的督学制度,根除圣学中的浮夸风气,并指出当前浮华风气的盛行。。。

在诸多贵族子弟舍弃太学院,投身更为神奇的魔法修炼,以至于太学院的学者们除了追求名誉之外,显得迷茫不已。

这三条革新提议,诚然,条条直指要害,确实有力量涤荡太学院中盛行的浮华风气。

只是,曹叡并未采纳,或者就算他有意接受,如今朝廷中那些崭露头角的新贵们,也会坚决抵制。

刘靖在衙门里守候了三日,每一刻有人踏入,他都会猛地站起,期待着认同,或是裁决。

然而,三日过去,他的谏言如同投入大海的泥牛,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这座魔都洛阳的繁华之中。

“呼~”刘靖深深吸了口气,整理了一下蓬乱的发丝,正了正法师袍,随后向导师恒范请假,声称要回故乡祭祀祖先。

接着,他告别了生活十多年的这个地方。

回到家中,刘靖接过长子刘熙递来的幽香茶水,那是源自西境的神秘饮品,每次归家,他都会饮一杯,以平复一日的疲惫。

尽管不清楚父亲为何突然归来,但刘熙在得知消息后,立刻准备好了这杯清茶。

沐浴更衣后,刘靖把自己打理得整洁利落,便带着儿子来到密室。

那里供奉着他父亲——昔日声名显赫的扬州魔法督军刘馥。至于他们是否真的是皇族血脉,已经无从考证。

无论是过去的父亲,还是现在的刘靖,都不曾像他人那样,自称为中山靖王的后裔。

他们对此嗤之以鼻。

他们出自沛国相县,如果真要追溯,或许与高祖一脉确实存在着微妙联系,这也是许多人坚信他们刘家是皇族分支的原因。

然而在此之前,刘靖并不在意这些,无论他们是皇族,或是平民,对他们来说并无差别。

太祖曾赋予父亲刘馥重责,最终他在扬州督军任上因操劳过度离世,就连如今的大臣蒋济,当年也是父亲麾下的魔法使。

而他也受到当今帝王的眷顾,无论是镇守庐江,实现父亲的遗志,还是北伐战场,他的表现都堪称出色,曹氏家族对他的恩情深厚无比。

但今天,他用三天时间证明,今非昔比。

他或许真的不再适合留在这里了。

面对父亲的灵位,刘靖带着刘熙跪下行礼,上香祈福。

这一系列举动后,刘熙意识到父亲似乎已做出了重大决定。

“熙儿。”刘靖牵着儿子回到房间,神情变得严肃,“这些年你也逐渐长大,见识了不少世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