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其实在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
他打算找芭芭拉·迪芬多夫(Barbara·Diefendorf)做导师。
那是一位历史教授,研究领域是16世纪法国社会、文化和政治。
她的著作《16世纪的巴黎市议员:世袭政治》,曾获得J·罗素·梅杰法国历史最佳著作奖。
这是一个美国历史协会颁发的奖项,也是历史学界非常重要的一个奖项。
但迪尔克斯之前的谈话,隐隐有让他从法国脱离的意思。
脱离是肯定不能脱离的……
阿美莉卡的政治环境,说实话挺危险。
但翻脸肯定是不能翻脸,所以刘进想了想,道:“我希望多米尼克·拉卡普拉(Dominick·C·LaCapra)教授做我的指导导师。”
“为什么不选费里特·奥尔罕·帕慕克教授呢?”
“方向不同吧,我对于亚洲文化不太感兴趣。”
费里特是一位土耳其作家,也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时被聘请为哥大教授,是哥大全球思潮委员会成员之一,同时也是中东和亚洲文学方面的权威。
就不明白,一个土耳其人,算什么亚洲文化权威。
对了,他是突厥种。
只这一点,刘进就不会选他。
迪尔克斯点点头,笑着说道:“也是,我发现你对亚洲历史文化,好像不感兴趣。”
“我喜欢西方文学。”
如果是nobady,刘进可以无所顾忌。
但他现在,已经算是名人了。
对于某些势力,也格外的警惕。
迪尔克斯在本子上写下了‘西方文明皈依者’的判断,然后起身笑着和刘进握手。
“阿摩司,希望你在接下来这个学年,能够在哥大渡过愉快的一个学年,也祝愿你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我会尽力!”
送刘进离开,迪尔克斯在办公桌前坐下,拿起电话,拨打了一个号码。
“不是一个危险人物,但很聪明。
他能通过和我的交谈,判断出我的意图,并且转移到我感兴趣的话题上。没有特别明显的政治倾向,甚至在言语中,有一些不满的情绪表达,是西方文明的皈依者。
我认为没有什么危险性,可以进一步引导和接触。
其实也未必要让他回去做什么代言人,他对华国的感情,个人以为除了他的父母,并没有太多羁绊。
华国希望让他成为华国在海外的一面旗帜。
我们也可以通过他,反向影响华国那些对皿煮和自由的向往者。他这边华国的旗帜越是鲜亮,对那些向往者的影响力就越大……我认为,他是可以拉拢的那部分人。”
西方文明的皈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