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此时,李傅昀终于明白,为何他们能带着大军长驱直入,深入吴国腹地,一路畅通无阻,至多就是和地方士族交战,再攻下一个个城池,掠夺物资,再继续往
建业郡的方向行军。
再有几月行军,他们便能兵临建业都城……崔珏再沉得住气,也该有点表示吧?
可偏偏,那些西北大族许久不曾与东南的世家交战,心中轻敌。
他们以为崔珏只守不攻,定是畏惧了外夷蛮族策应的战马,定是被他们悍不畏死的战意吓破胆,所以当了缩头乌龟,不敢露面。
可李傅昀福至心灵,他忽然意识到,兴许崔珏并非怯战,而是故意装聋作哑,坐收渔翁之利。
毕竟崔珏曾率军四下巡狩地方,他在展示军事力量的时刻,也定观察了各地郡望的兵马与战力。
崔珏不能保证世家豪族上下一心,也担心在他率军杀敌的时候,会有野心勃勃的大族趁虚而入,偷袭他的后方。
因此,崔珏不会贸然领兵远征,而是居于都城,静观其变。
既李傅昀要打,那便任他入境,先杀一杀地方郡望的士气,如此一来,崔珏再领兵出征,便能不费吹灰之力收拢那些地方士族,命他们俯首称臣,还能与李傅昀一决生死。
李傅昀在今日才意识到崔珏的用意,他吓得肝胆惧寒。
可李傅昀劳师袭远数月,粮草辎重已是消耗大半,如此匮乏的军资、劳累的兵马,怕是没等他围困建业都城,已然被崔家军围剿殆尽。
李傅昀慌了神。
难怪崔珏迟迟不肯登基,难怪他一直按兵不动。
崔珏就是要让百姓们眼睁睁看着李傅昀摧毁城池,看着李家丧失民心,他就是要百姓攻讦李氏王朝,如此一来,崔珏便可在战胜之后即位,便成了那个还庶族百姓一个安泰平顺、海晏河清的天家圣人!
这厮卑鄙啊!
李傅昀落入圈套,已是恨得咬牙切齿。
他目露凶光,打算率军前往物阜民丰的江州。
既如此,他不会一错再错,还是先前往江州补充粮草军需,再行夺下建业郡的战事吧!
-
十月中旬,建业郡。
崔珏合上江州军防副官送来的书信,思忖一会儿,对陈恒道:“不出我所料,李傅昀果真领兵逼近江州……可见他的粮草不足,兵马正疲,亦是我等应敌的好时机。”
“陈恒,再过五日,从轻骑大营调军五万,兼五万步兵,并一批用于行军的辎重军需……临战前,切记传信江州刺史,命地方官吏策应军防,竭力筹备军饷、战具、粮草,恭迎崔家军马莅临。”
崔珏不能保证那些地方官吏,会老实献上那些赋税征收得来的钱财粮草,毕竟为官者,清廉贤明者少数,但他既为掌国君侯,明旨下达地方,江州官员自当表态,毕竟谁都怕被崔珏秋后算账。
“除此之外,谨记严明军纪、再多加操练兵马,以防军将轻敌懈怠。此战刻不容缓,十日后,我率军亲征,与诸将一同发兵江州,讨伐逆党!”
崔珏焚烧那张密报书信,又冷声道:“至于朝中诸事国政,则交由谢相公、陈家尊长、六曹主事辅佐监理,若有推行国策,或是拿捏不准的大政方针,便命人快马加鞭将公文奏疏送往军营,我自会亲笔批阅。”
崔珏必须离开建业一段时日,他要亲临战场,当着庶民寒族的面,将李傅昀斩落马下。
若崔珏有登顶帝位的野心,此战便是
他收揽民心的大好时机。
崔珏一贯机敏,为人处世最擅权衡利弊之道,自不会错过任何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