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甲光锃亮的偏将、参将围聚在萧燃的身侧,正在大声争论什么。
萧燃未置一词,只双手撑着沙盘,上身微微前倾,眸色沉沉地审视舆图地势。他的眉目隐在晦暗中,烛光将他的面容切割成明暗分明的两面,散发出慑人的凌寒肃杀之气。
校尉低声耳语,萧燃抬起头来。
看见门外静立的沈荔,那双阴沉
的凤眸即刻亮了亮。
他朝她比了个手势,示意她去旁边的帐中等一等,他这边马上就好。
旁边有座小毡帐,一名常跟在武思回身后的少年弓兵正守着火堆烤薯蓣和芋头,见到她过来,便非常伶俐地起身,将位置让给了她。
柴火烤得人脸颊发烫,沈荔等了不到一刻钟,萧燃便掀开中军帐帘,大步朝她走来。
“你是不是……想好答案了?”
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用脚尖踢动旁边的木桩,在她旁边坐下,一双眼睛跳跃着篝火的暖光,格外明亮。
沈荔点了点头。
“当真?!”
萧燃的眸光又亮了亮,看起来有几分期许,又有几分忐忑。
沈荔不知他在期许什么,想了想,正色道:“我已猜出为北渊出谋划策之人是谁,此人不解决,后患无穷。”
萧燃眼中的光亮肉眼可见地黯去,兴奋的笑意也凝在了嘴角。
半晌,他轻咳一声:“是这个答案啊……”
“不然呢?”
沈荔疑惑道,“殿下以为是什么答案?”
萧燃又清了清嗓子,很快调整思绪,从柴火中抽了一根柳条,吹灭燃烧的火光,擦干净上头的尘土。
“既然你也有了猜测,不妨与我同时写下此人的名姓,”他将柳条递于沈荔,懒洋洋道,“看是否不谋而合?”
沈荔接过柳条,炭黑的一端轻抵沙地,缓缓写下一字。
与此同时,萧燃亦执柴写下一字。
两人同时收手,两个笔锋刚柔不同的“魏”字便并排呈现于沙土上。
萧燃低沉一笑,上身贴近道:“瞧,这就叫‘心有灵犀’。”
毡帐上的两道影子亲密地贴在一起,沈荔没由来心口一跳。
她抬手挽了挽鬓发,竭力将思绪拉回正事上:“魏稷曾为扶离郡百年望族,对大虞军情及主将性情都了如指掌,能想出驱赶流民入大虞国境,顺便刺杀士子以激怒、栽赃于你的毒计,也不稀奇。”
顿了顿道:“我已同那几名王氏子弟商议妥当,请他们赋文几篇,广为流传。到时北渊散播你‘残杀贤士与降民’的谣言便可不攻自破。只是敌暗我明,终非长久之计。”
萧燃手撑着柴木,如同撑着一柄能破万军的长剑,颔首道:“魏稷此人惯会摇唇鼓舌,据说已投靠北渊平秦侯,横跨两国,要杀他并不容易。”
“我听闻北渊欲赎回龙门关,可否于议和书上加一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