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
朱然无奈,点头坐下,但是目光依然死死盯着诸葛亮,全是不满之色,显然已对诸葛亮怀有芥蒂。
胡综虽然没说话,看向诸葛亮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审视,似有不满之色。
倒是陆议对诸葛亮高看了几眼,心中对他多了一份兴趣。
孙权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有了计较,方才重新看向诸葛亮。
“属下无礼冒犯,还请先生宽恕。”
诸葛亮倒是面色如常,对此毫不介意,站起身子向孙权、朱然行礼致歉。
“亮出言直接,冒犯将军,还请将军及诸位不要怪罪,但是亮所言并非诘问,而是真正的关心,还望将军和诸位海涵。”
孙权从方才开始便是面不改色,诸葛亮话说完,他点了点头。
他比谁都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缺乏名义的尴尬,所以他也有所考量。
“先生所言的确是很重大的问题,这一点,权心知肚明,自古以来,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凡事,都要有个大义名分,以正道行事,方能无往而不利,权也深深地明白名义方面的不足,然……”
孙权顿了顿,继而深吸一口气,朗声开口。
“司空曹操,名为汉臣,实乃汉贼!天下人人得而诛之!权乃汉将军,如何不能与之争锋?”
众人面色微变。
孙权又一拍桌案,怒目圆瞪。
“建安五年,天子发密诏,以曹操专横无礼、不敬天子,密诏天下英豪诛杀曹操,可惜事泄,车骑将军董承等被曹操诛杀,董承之女时为贵人,亦为曹操所诛杀,此实乃犯上作乱、大不敬之滔天罪行!
据权所知,左将军豫州牧刘备亦奉天子密诏,先在徐州抗击曹操,又到冀州联合袁绍,袁绍遂奉诏南下讨伐曹操,可惜战败,功业未成而身先死,曹操小人得志,得以继续凌辱天子、迫害汉室,此等作为,权如何能无视?”
说着,孙权深深叹息,似是平复了心情一般,放缓了语气。
“年前,权听闻刘豫州南下荆襄,为刘镇南所接纳,后驻兵新野,又北上攻克宛城,控制南阳郡,待权讨伐荆州功成,当与刘豫州共奉天子密诏,一同讨伐曹操,迎回天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如此,方不负汉室恩泽!”
孙权话说完,众人不语。
且不说陆议等人作何感想,诸葛亮倒是觉得孙权的这个思路有点意思。
建安五年,衣带诏事件爆发之后,绝大部分参与者都被杀死,随后又被曹操封锁消息,并没有广泛传播,具体内情也不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