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之后,穆辰独自回到特派员办公室。
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目光沉静地俯瞰着京州。
脑海中反复回想着刚才会议上的讨论。
协调?轮岗?临时抽调?
这些措施,只能缓解一时之痛,却治不了根本的沉疴。
高育良的方案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中,协调的成本、轮岗带来的衔接问题、临时人员的专业素养……每一项都可能成为新的堵点,甚至引发新的矛盾。
试点工程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巨型机器,为了维持这台巨型机器,而不得不抽走了汉东其他地方的零件!
汉东的确能坚持一阵,但又能坚持多久?
光靠挺过去、咬咬牙或者复杂的协调机制,能挺多久?
问题的核心,在于人!
在于能真正挑起重担、独当一面的中层骨干力量的匮乏!
赵立春在汉东经营多年,任人唯亲、贪腐横行,如同毒瘤般侵蚀了干部队伍的根基。
真正有能力、有操守、敢担当的干部,要么被排挤压制,要么被同化腐蚀,要么心灰意冷。
如今赵立春虽倒,但留下的,是一个人才结构严重失衡、青黄不接的局面。
试点工程抽走的,恰恰是那些经过考验、相对能干、能顶上去的骨干。
留下的,要么是庸碌之辈,要么是赵家余毒尚未肃清、心思不纯之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强健的筋骨,再宏伟的蓝图也撑不起来。
穆辰眉头深锁。
从省内外引进?可这又谈何容易。
真正有能力又愿意来汉东趟这趟浑水的人,少之又少。
仓促引进,鱼龙混杂,风险更大。
内部挖掘培养?
远水解不了近渴。
试点工程的推进速度,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