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汉皇帝眼神空洞,手掌紧握成拳,
怔怔地看着那带着一些蛛网的大殿,心中涌现出一丝不甘。
他是高皇帝文皇帝之后,
理应统御四海,如今却在废弃大殿内躲躲藏藏。
大殿内的气氛沉闷下来,不知过了多久又恢复如初,
光汉皇帝依旧在看着桌案上的文书奏折,
黄俊在一旁对于这些奏折文书筛选,将重要的挑出来。
“嗯?”黄俊来回忙活的手有了一些停顿,
他看向手中这份奏疏,眉头紧皱,面露思索,有些拿不定主意。
过了许久,他缓缓站起身,来到御案之前,沉声开口:
“陛下,您看一看这海岳送上来的奏疏,
奴婢觉得有些新意,但拿不定主意。”
“海岳?”
光汉皇帝面露诧异,将脑袋从奏疏中抬起,
接过了黄俊递过来的奏疏,一字一顿地看了过去。
很快,光汉皇帝露出了一些感兴趣,又看了一遍,转而面露思索。
因为工坊的拼凑,来往商贩以及百姓越来越多,
渐渐地,工坊地内出现了一种写着各种工坊所生产物件的单子,
从最初的只记载位置工坊名字、掌柜,
到现在记录了每日产能以及招工讯息,还有诸多库存余货,
甚至还有一些客栈的掌柜也在上面登记信息,
以此来吸引来往的商贾与百姓。
现在此物已经出现了有半个月,
就连百姓们都时常去看,不为别的,只为了了解一番各处工坊的行情。
这让海岳敏锐察觉到了其中的可以利用之处,
朝廷的邸报虽然每一日都会挂在衙门附近的公告栏上,但能去看的百姓不多,
他们更喜欢去看城门附近的告示,
上面有京城内发生的一些趣事,
以及衙门的悬赏,而后将其牢牢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