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见杨大愣了愣的看着自己,等待自己回答,就随口说了一句。
“听说南国有几位了不得的统兵将领,都姓杨,我就是想打听打听,看看这南国的几位将军,是不是从我汉地流落出去的汉家苗裔。”
“竟有此事?”
杨大明显很惊讶,他郑重道“真要有这种事的话,我也得打听打听去。七弟之前在邕州任职,听说和南国国主还有些交情。我回头问问他,问到了就告诉你。”
杨洪苦笑着摇了摇头。
很明显,在杨七不愿意暴露之前,杨大是不可能从杨七嘴里问出任何有用的消息的。
……
辽国南院大王耶律休哥在复兴关大败而归的消息,很快便传播了出去。
在有心人的刻意渲染下。
消息传播的也有些走形。
耶律休哥第一次率领了十五万精兵,后来又增兵了十五万。
变成了耶律休哥率领三十万精兵攻打复兴关,却被杨七打的抱头鼠窜,大败而归。
消息传到了大宋,大宋的百姓都震惊了。
昔年大宋皇帝陛下赵光义,率领三十万精兵,北上讨伐辽国,却被耶律休哥以十万辽兵杀的丢盔弃甲。
又过了几年,大宋皇帝陛下赵光义,率领四十万精兵,北上讨伐辽国,又被耶律休哥以二十万兵力,杀的丢盔弃甲。
而后周世祖柴荣、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以及大宋现任皇帝赵光义。
三人,历经四十年,北上讨伐辽国,皆功败垂成。
俗话说的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以前能和赵光义对比的,是柴荣和赵匡胤。
他们三个都是败者。
所以大哥不笑二哥。
可是现如今,杨七以七万的兵力,而且还是新兵,对战辽国三十万精兵,居然打赢了。
再一对比。
差距就出来了。
一下子,杨家的地位就开始无限的拔高,而赵光义的地位,就开始下降了。
百姓们皆言杨家能征善战。
至于杨家占据了丰州、胜州二地,当土皇帝的事情,在百姓们心里,也成为了英勇的表现。
百姓们不懂政治。
他们只懂一点,那就是谁有本事,谁就该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