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别叫我酒神孙昊简历 > 十 实乃利国利民之良策啊(第2页)

十 实乃利国利民之良策啊(第2页)

孙权笑道:“比起豪强大族,山越之民反而好应付,豪强大族往往和官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能打压,却不能隔绝,而山越之民则是纯粹的贼,就算斩尽杀绝,世人也不会责怪。

而且相对于豪强大族来说,山越之民的后路更少,甚至就没有后路,对于大部分山越之民来说,能够回到土地上过安稳的日子,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真正反对的,就是那些宗族首脑。

山越之民越多,他们的势力越大,越有资格被官府、豪强大族看重拉拢,越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一旦失去了部众,他们也就没有价值了,所以他们会全力反制我的策略。

所以我安排宣传队前往深山之中招揽山越之民的行为在他们看来是罪大恶极的事情,他们一经发现,绝不会束手就擒,而是一边惩戒内部想要逃亡的人,一边准备袭击我的农庄。

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就犯了两个错误,第一,山越之民多是因为畏惧官府、憎恨官府而投入山林,对于官府的宣传本来不太相信,可一旦这些宗族首领开始杀人并且严惩逃亡者,就反而坐实了官府的宣传是真的,使得人心动荡。

第二,山越之民之所以难以剿灭,就是因为他们身处于深山老林之中,深山老林之中道路错综复杂,外人不知晓路线极容易迷失,反过来被他们击破,所以往往难以对抗。

可他们一旦想要主动进攻我的农庄,便是舍弃了利于他们的地势,进入到利于官军的地势之中,自己主动暴露弱点,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于是来多少次,就会被我击破多少次。

我不仅能通过作战消灭这些主动进犯的山越之民,还能训练军队的战力,更能俘获大量青壮男子纳入农庄之中,或者充入军中,增强军力,我麾下四千解烦军有差不多一半就是这样来的。

当然也有一些宗族首脑因为吃了亏,不敢与我进一步抗衡,便试图带领部众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或者更加深入山林,可这样一来,环境更加恶劣,粮食更不够吃,逃亡更加严重,以至于无法收拾。

从第三年开始,丹阳郡内的山越就已经不成气候了,大批量大批量的投入官府农庄,到后面,豫章郡、庐陵郡等地也都纷纷出现类似的情况,官府没有出兵大举征讨,但是山越贼人的活动范围却不断缩小。”

诸葛亮闻言,大为赞叹。

“妙啊,妙啊,如此一来,于内打压豪强大族,使之不能肆意妄为,于外剿灭山越宗族首脑,使之无法继续打家劫舍,还能将大量人口纳入农庄使之安于生产,如此一举多得之策,实乃利国利民之良策啊!”

孙权点点头。

“所以自我兄长故去、我统事以来,就在江东五郡和江西两郡辖区之中推行这一政策,安排信得过的人担任郡守,传授这一策略,让他们利用官府掌控的土地设置农庄,招揽流民、贫民和山越之民进入,不断充实农庄。

此类农庄基本上不受外界干扰,生产的粮食少量用来缴纳赋税,大部分归属农民,农民吃不掉,我便安排郡府直接出钱购置多余的粮食充入粮仓,用作军需、救灾救济之用,也可用于扩大农庄增设。

如此,我主事三年来,在所辖七郡之地已有三百余座农庄拔地而起,一百数十万口农户居于其中安居乐业,生产粮食,其中大部分都是山越之民,少部分是各郡县失地农户和外地流民。”

“如此规模,如此数目,难怪将军能数次动用大军征讨江夏郡而屡屡获胜,原来是由此方法供给食粮!”

诸葛亮感叹道:“亮听闻曹孟德在中原郡县实行民屯之策,数年之内府库充实,每年能获得数百万石粮食充作军需之用,使得他的军队总是有比敌军更多的粮食可以使用,这才屡屡取胜,如今将军之所为,与之颇为相似啊!”

提到曹操的屯田之策,孙权略有些不屑。

他摇了摇头,看着诸葛亮笑道:“孔明,你可知我设置在庐江郡和九江郡的农庄中就有一些农户是从豫州屯田之地逃亡而来的?”

诸葛亮一愣。

“这……亮委实不知,敢问将军,却是何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