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看着这一幕,心中莫名的有些感慨。
感慨孙权的诚意。
这种事情,其实并不应该在自己这样一个尚未加入团队的外人面前袒露,但是孙权却愿意说出来,可见他的诚心诚意。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说,诸葛亮尚未加入这个团队之内,对于这一战略的重大与否并不在意。
他所以在意的,是孙权的志向是否有实现的可能。
孙权既然当着他的面说了,那么,他也就有什么说什么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
“将军的志向的确远大,但是将军可知,刘镇南纵使失去江夏,也还有兵马数万,荆襄之地多听从刘镇南的号令,绝非孱弱,至于中原,司空曹操已据有中原,兵强马壮,奉天子以令诸侯,之前更击溃河北袁氏大军,兵锋正盛,将军欲与之抗衡否?”
孙权点了点头。
他意识到这是诸葛亮在向自己询问具体的内情,好方便诸葛亮判断自己的谋划是否合情合理、有可行性。
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是能否加入孙氏集团的重要判断依据。
而这一刻,孙权恍惚间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公司会议厅里,面对诸多资产大鳄、天使投资人侃侃而谈自己的ppt一样。
这种事情,他再熟悉不过了。
别以为这些资产大鳄、天使投资人就有多聪明、多能干,他们并不比常人多了几只眼睛几条手臂,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比一般人知道更多的讯息罢了。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野盲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茧房,一个好的ppt,不在于能否真的实现,而在于要让投资方相信这能够实现。
怎么办?
看我三寸不烂之舌!
孙权深吸一口气,开始输出。
“先生所言不假,刘镇南虽然失去江夏,但依然占据荆州大部,还有数万兵马,但是在我看来,刘镇南已经不是强敌了,刘镇南掌握江夏,进可图庐江、丹阳,退可保荆襄之地,但若让权掌握了江夏,退可保扬州基业,进可图荆襄之地,攻守易势,刘镇南已经无法主动。
其麾下虽然还有数万兵马,但已经不是我军的对手,江夏一战,黄祖所部两万军队和三千战船全军覆没,蔡瑁所统领的两万援军和两千战船也被我军攻破大半,荆州马步军折损三成,水军折损七成,剩下的,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待我整顿江夏,整理军政,最迟明年,就能发起对南阳和南郡的行动,我扬州水师溯江而上,将荆州水师残兵击溃,则可切断荆南北之交通,届时荆北一鼓而下,荆南四郡难道能够长久抗衡吗?若以东西论,荆州命脉就在江夏,江夏不保,荆襄不存。”
说完,孙权又喝了一口饮料,润了润喉咙,继续开口。
“至于中原之地,司空曹操确实是强敌,也的确击败了袁氏大军,袁绍已经病死,三子争位,互不统属,迟早会被曹操各个击破,但是袁氏四世三公,根基深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兼袁绍经营河北日久,曹操若要完全占据河北,还需数年之功。
依我看,最少还有三四年的时间,曹操无暇南顾,此时节我若能整顿荆扬二州,便能趁着曹操未完全平定袁氏之前,对其用兵,迫使其两路开战,不能专心进攻袁氏,两路用兵素来是兵家大忌,曹操全力以赴,我不及之,但若只是一半的兵马,我并不畏惧他。
届时,我会统领兵马渡江北上,先取淮南,掌控淮水两岸,稳固边防,再图谋徐州,徐州曾为曹操所屠,数十万人因此丧生,徐州人多憎恨曹操,不甘受其统治,曹操亦不敢亲掌徐州,待我联合徐州豪杰,将曹操驱逐,亦非不可能,如此,则大事可图也!”
孙权把自己精心设计的“ppt”摆在了诸葛亮面前,也顺势摆放在了陆议和胡综等人面前,让他们都知道自己为这个统治集团的未来做了什么考量。
这是孙权的目的,不仅要让诸葛亮看到,也要让跟随自己的这些部下们看到。
这套方案不仅是为了招揽诸葛亮而准备的,也是为了给自己麾下的官员们而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