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确铮笑着摇摇头,什么也没说,转身就走。
“学长,你可一定要来啊,你不来就算认输!”
直到陈确铮走远了,殷福生还不死心地喊了好几遍,终究还是没等到陈确铮的回应。
当天晚上,殷福生早早地就来到了三分寺的那片荒地,那是一个难得的月夜,月光看起来比平常都要亮。许多挖掘出的墓碑还没有来得及运走,一块块在地上横七竖八地歪斜着,墓碑旁掘出的空洞浓黑如墨,似乎无论什么掉进去都能吃掉一般。
昆明的春夜仍有微寒,殷福生左等右等,怎么都等不来陈确铮,于是拣了一块平地坐下,操着他洪亮的湖北腔,大声吟诵起李白的《行路难》,声调苍凉悲壮、沉郁动人: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夜凉如水,月光给殷福生的周身镀了一层银,殷福生并未发现在他身后的不远处有一个人正双手插袋,静静站立,默默地听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殷福生读到“行路难”时,他身后的人跟他一起吟诵起来,殷福生慌忙扭头看去,那人不是陈确铮是谁?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陈确铮一边诵诗,一边走到殷福生的面前。
殷福生赶忙爬起来,迫不及待地问道:
“学长,你怎么才来?”
“是你自己说的半夜,我可没有迟到啊!”
殷福生看了看自己的手表,指针果然显示着十二点刚过。
“看来学长你胆子也大得很嘛!我还以为你要认输了呢!”
陈确铮一动未动,双手仍插在袋中。
“没错,我来了,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若是不来我就是懦夫么?”
“我并未如此说,但起码说明你的胆量不如我。”
“别人都传言这块地闹鬼,你大半夜到这儿来就是要证明你不怕鬼,可不怕鬼就是有胆量吗?就高人一等了?秦舞阳十三岁就杀了人,又怎么样呢?在你心里,勇敢的定义就是这么粗浅的么?”
面对陈确铮一连串的追问,与人争辩从未输过的殷福生竟然一时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