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汤暖和赵香香的马车终于到了石经府。
汤暖是走路上第四日时,才看到她放衣物的包袱,她那件衫子里裹了个蓝布袋子,一看就不是她和闺女的东西,拿手里沉甸甸的。
赵香香问阿娘是什么?
汤暖伸出手指在嘴上比划了下嘘。赵香香不懂,却乖乖点头不说话。汤暖岔开袋子一看,里头放的都是银角子。
她心里一惊。
临走前娘各种叮嘱,让她路上当心些、东西都带好、别丢了落了什么,她也没当回事,现在看着掌心的钱袋子,显然是娘放进去的。
娘咋能有这么多钱?
她数了数,足足有十二两银子。
汤暖眉头紧皱,见闺女害怕操心,出声说:“你吃棋子豆吧,娘不饿。”
“阿娘,我不想吃了。”赵香香说。
汤暖收起钱袋子,这次都不知道放哪里,总觉得哪哪都不安全,只能贴身放着,却又显得胸口鼓鼓的,一看就知道藏了钱,于是便把钱袋子放回原处,口上说:“你先前还说好吃呢。”
“就是太好吃了,我要留给爹和弟弟奶奶爷爷吃。”赵香香数了一遍家中人。
汤暖:“
(buduxs)?()好,那就留着。(buduxs)?()”
“?()_[(buduxs.)]?『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uduxs)?()”
赵香香问。
汤暖:“应是能的。”
过了两日,到了石经府,石经府县同奉元城不一样,路有些乱,街上两边都是摆摊的,一些菜叶子烂在一角,显得乱糟糟的,天又热,有的地方苍蝇嗡嗡飞。
王师傅是本地人,轻车熟路赶着马车避开人群到了赵家。
赵家铺子也不大,夏日快晌午了,铺子里生意平平,赵经一个人在前头卖货,见门口停了一辆车,仔细一看是王师傅,当即丢了手里布头出了铺子。
“爹!”赵香香钻出车厢,站在车架上喊爹。
赵经抱着女儿下车,嗅了嗅说:“臭了臭了,不是香香了。”
赵香香羞窘,“爹,我不臭,我不臭嘛。”
“几日未洗澡了,天又热,自然了。”汤暖从车架下来,拿了包袱。
赵经放下闺女,嘴上说:“我逗她玩。”一边给王师傅付另一半车费,一边闲聊几句,后来迎着媳妇儿闺女回屋,说:“你们先洗一洗。”
赵二郎才四岁多,见娘和姐姐回来了,原是困得要午睡,这会揉着眼睛往娘怀里扑,要娘抱抱他。旁边赵母说:“诶呦你个小祖宗,你娘劳累好几日才回来,先下来,多大的孩子了。”
“不嘛不嘛。”赵二郎撒娇就是要娘抱。
赵香香:“二郎二郎,阿姐给你带了好吃的了,你吃不吃?”
“什么好吃的?天热,坏。”赵二郎长大了没那么好哄。
全家哈哈笑,说二郎聪明了。赵香香说:“我说的是真的,奶奶爷爷,我阿叔做的棋子豆,没放坏,可好吃啦。”
“棋子豆?奉元城的吃食?”赵父问完点点头,多日未见孙女也怪想的,便说:“你拿来,爷爷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