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人可没有这么不要脸,为了一点‘小产业’亲自去参一本?
怀贤点头:“那就好。”
看着门外夜色,怀贤:“我们生意做大了,以后这样的事情不会少,所以我们需要有人专门能处理这样的事情,不会被人欺负,那就需要青壮打手。”
王夫子惊讶,怀贤这个还俗的和尚,怎么还想着组织打手?
怀贤对这个确实太熟悉了。
佛寺产业就多,为什么那么多钱,主持不自己私下享用,而是要招募那么多子弟发展那么多门人?
要知道到佛门的人,基本都是苦出身的,方丈为什么要给他们分利益?
原因其实很简单,钱多了需要打手。
放贷款没追债手段,能收的回钱?放在二十一世纪都收不回去,莫说十一世纪了。
怀贤是被按照主持培养的,当然对于这些是懂的。
所以面对这个局面,马上就意识到,应天酒楼需要打手。
他其他正店背后的势力再大,有本事出来站台啊!
没本事站台的话,那就是比谁打手厉害。
只要不打死人,那就到不了官面上。
而话往回说,只要应天酒楼的人多,又怎么会被人打死?只需要每次注意别打死人就行了。
怀贤把需要打手来维护钱的门道跟王夫子讲清楚了。
在以前,怀贤那都是‘我佛慈悲’在那天之后,怀贤都是对抗本性。
本要求慈悲的他,立刻就是战欲膨胀,想找个人来抽两个大嘴巴子。
王夫子:“那怎么安排打手?用什么名义?”
王夫子不懂别的,还不懂这个吗?谁能聚集一群闲散汉每天不干事儿?那不是找皇城司来查吗?
怀贤:“我有上中下三个主意。”
“上策是开一间佛寺,既可以收揽僧人,又可以对外放钱,让酒楼赚的更多。”
“中策是开一家纲运公司,招募脚夫,平时为我们送货,关键时刻拿起棍子就能打架。”
“下策是应天书院扩招个武生班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