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古今奇闻怪谈故事 > 第24章 玉杵臼(第6页)

第24章 玉杵臼(第6页)

说着,她就哭了起来,又对我说:“我当初没告诉你,是因为我知道你不是那种只看重美色的人。现在告诉你,是因为我知道你喜欢儿子。我这个人虽然平凡,但也能给你带来欢乐和安慰。所以,我想通过咱们的儿子,来托付我这份卑微的情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现在心里真是既愁又怕,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上次写信给我的时候,还笑着跟我说,以后回到洞庭湖,别忘了来找我。那时候我怎么会想到,会有今天这事儿呢?后来钱塘叔叔又来找你提亲,你也没同意。你到底是真的觉得不合适呢,还是只是生气呢?你给我说说吧。”

我叹了口气,说:“看来这都是命中注定啊。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是在长泾那边,看你一副受委屈的样子,确实挺不平的。但我心里一直告诫自己,要完成你的使命,别的什么都不想。你上次说让我别忘了找你,那也只是随口说说,我哪儿有什么别的意思啊。后来钱塘君逼我的时候,我也知道有些事儿不能做,但我就是忍不住要跟他吵。我本来就是个讲义气的人,怎么可能杀了自己的女婿,再娶他的老婆呢?这是不可能的。再说了,我一直都以正直为做人的原则,怎么可能委屈自己去做违心的事儿呢?所以,我就直截了当地跟他说了我的想法,也没顾上考虑后果。不过,我们快分别的时候,我看你脸上还是有点儿舍不得的样子,心里还挺恨你的。后来因为人事的牵绊,也没机会报答你。唉,现在你也是卢家的人了,还住在人间,我那时候的想法也不算错。从今往后,咱们就好好在一起,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妻子听了我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又说:“你别因为我是异类,就以为我没感情。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她又接着说:“龙是可以活一万岁的,现在咱们俩一起,也能活这么久。水里陆上咱们都能去,你可别觉得我是在说大话啊。”

我笑着对她说:“我以前还真不知道,跟神仙打交道原来这么有意思。”

柳毅与龙女重逢后,他们决定一起去洞庭湖拜访她的家人。一到洞庭,那里的主人和客人都准备了盛大的礼节,简直让人目不暇接。后来,柳毅一家搬到南海居住。仅仅过了四十年,他们的府邸、马车、珍稀的服装和玩物,就算是侯爵伯爵的府邸,也比不上他们。柳毅的家族,都受到了他们的恩惠。柳毅的容貌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但依旧保持年轻。南海的人看到他们,都感到惊讶不已。

到了开元年间,皇帝对神仙之事特别感兴趣,到处寻找修道成仙的秘法。柳毅觉得不太安稳,就回到了洞庭湖。这一去就是十几年,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行踪。直到开元末年,柳毅的表弟薛暇,因为犯了错被贬到东南做官。他经过洞庭湖时,晴朗的白天远远看到一座碧绿的山从波浪中升起。船夫们都吓得站直身子说:“这里本来没有山,恐怕是水怪吧!”

就在他们指指点点的时候,那座山和船渐渐靠近,突然有一艘装饰华丽的船从山里驶出来,船上的人向他们询问情况。其中一人大声喊道:“柳公来拜访了!”

薛暇一听,立刻认出是柳毅,赶紧催促船夫靠近山下,他急忙穿上衣服,快步上山。山上有一座宫殿,就像人间的一样。他们看到柳毅站在宫殿里,前面是乐队,后面是珠宝翡翠,物品和玩物的丰富程度,远远超过人间。柳毅的言辞更加深奥,容貌更加年轻。一开始,他在台阶上迎接他们,握着薛暇的手说:“我们分别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你的头发已经白了。”

柳毅笑着说:“哥哥成了神仙,弟弟却成了枯骨。这就是命啊。”

然后,柳毅拿出五十丸药,送给薛暇说:“这药每吃一丸,可以增加一岁。等吃完了,你再来找我,别在人间待太久。”

欢宴结束后,薛暇就告辞离开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柳毅的消息了。他常常把这个故事讲给人们听,但过了四十八年,也没有人知道柳毅到底在哪里。陇西的李朝威,在听完这个故事后叹息道:“五虫之长,必以灵者。从这个故事中就可以看出。人虽然是裸体的,但他们的智慧却超过了其他生物。洞庭湖深邃广大,钱塘江迅疾磊落,他们应该有承载这些智慧的能力。可惜他们的故事没有被记录下来,真是让人惋惜啊。我深感同情,于是就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

开成年间,有个叫卢涵的读书人,家住在洛阳,他在万安山脚下还拥有一片庄园。正值夏麦丰收、瓜果飘香之际,卢涵独自骑着小马,去庄园度假。行至距离庄园十多里的地方,他发现一片茂密的柏林旁边,有几间整洁的新房,竟还开了个小店铺。

夕阳西下,卢涵决定在此歇脚。他注意到店里有个双鬟少女,模样十分妩媚,便上前询问。少女自称是耿将军守墓的丫鬟,目前父兄都不在。卢涵对这位少女颇有好感,与她交谈起来,发现她言语机智,眼神中透露出真诚与热情,明亮的眼神流转间更增风情。少女对卢涵说:“我们这里有些好酒,公子能否饮上两三杯?”

卢涵笑着答应:“那倒不错。”

少女随即捧出古老的铜樽,与卢涵对饮起来,两人谈笑风生,颇为欢快。少女还即兴击节唱起送酒曲:“独守闺房梳理妆,小帐寂寞烛火残。昔日繁华已逝尽,白杨风起陇头寒。”

卢涵听着这曲词,总觉得有些诡异,却又琢磨不透其中深意。酒喝完了,少女对卢涵说:“再陪公子到屋里续一杯吧。”

她提着蜡烛拿着铜樽走进屋内。卢涵好奇心起,悄悄跟在后面窥视,赫然发现屋内挂着一条大黑蛇,少女正用刀刺蛇取血,将蛇血滴入铜樽中,血竟瞬间变成了酒。卢涵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意识到遇到了妖怪,赶紧夺门而出,跳上小马疾驰而去。少女在后面连声呼喊:“今晚的事情,必须留公子一宿,不能让您走。”

卢涵知道情况不妙,继续狠命抽打马匹加速。少女又呼叫道:“那边有个大家伙,它会来拦截公子。”

话音刚落,只听见柏林深处传来一个威猛的声音应答。卢涵回头一瞥,只见一个庞然大物正疾步逼近,像是棵巨大的枯树在移动,每一步都震得地面颤抖,与他相距仅百步之遥。卢涵只能拼命挥鞭加快速度,又穿过一片小柏林,林中隐约可见一个庞大的白色物体,似乎有人声传来:“今晚无论如何也要抓住这个人,否则,明早你会遭遇灾祸。”

卢涵听了林中的声音,恐惧升级,仿佛心跳声都要盖过马蹄。当他终于赶回庄园大门时,已是三更半夜,庄园门户紧闭,周围安静得只有几辆空马车停在门外,一群羊正在悠闲地嚼着草。卢涵果断丢下马,机智地躲在车箱下,紧张兮兮地窥探动静。只见那大汉果然一路追踪至此,庄园的高墙对他来说只到腰部,他轻松举起手中的长戟,朝着庄园内探去。

卢涵亲眼目睹那大汉用戟刺向庄园内的一名小孩,那小孩的身影在戟尖上晃了一下,却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好一会儿,大汉才离开。卢涵估摸着他走得够远了,这才颤颤巍巍地起身敲门。庄园的守门人听到动静,惊讶于卢涵深夜归来,看到他气喘吁吁、汗水淋漓的样子,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待到天明,庄园内突然传出悲痛的哭声,原来是一位客人三岁的小儿子昨晚入睡后,再也没能醒来。卢涵心头涌上一股寒意,决心查明真相。他集结了家中的十个壮硕家僮和几个可靠的庄客,人人手持刀斧弓箭,浩浩荡荡地重返昨夜的恐怖之地。

他们发现昨晚喝酒的地方只剩下几间空屋,而那个诡异的店铺已然人去楼空。接着,他们在柏林中发现了奇怪的线索:一只巨大的青铜盆,盆边躺着一条已死的黑蛇;而在东边的柏林中,又挖出了一副巨大的方相骨面具。卢涵果断下令销毁这些诡异物件,焚烧一空。

最为惊悚的是,他们在树林中找到了昨晚那白骨皑皑的东西,原来是一具完整的人骨架,关节筋脉相连,无论用铜斧怎么砸砍,骨架竟毫发无损。最后,卢涵命人将这具诡异的白骨投入深深的沟壑中。

有趣的是,卢涵本患有风湿病,没想到饮了那蛇血酒后,他的风湿病竟然神奇地痊愈了。这场离奇的经历,无疑让卢涵的生活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同时也让他明白了世间的奇谲诡秘,有时候比妖魔鬼怪更为可怕。

冯媪,乃是庐江乡下一个小小里长的妻子,因家境贫困且无子嗣,被村民们视为低贱之人。话说元和四年,淮楚一带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冯媪被迫外出讨生活,来到舒地,途径一处牧牛小屋时,天色已晚又碰上风雨交加,只能在桑树下暂避。忽然,她瞥见路边一间小屋灯光闪烁,便前去求宿。屋内,一位年约二十多岁的女子,打扮得秀丽动人,怀抱三岁稚子,倚门而泣。冯媪走近一看,屋内还有两个身影,一位老翁和一位老媪,两人面色凄苦,口中嘀咕着什么,像是在索要财物或是争吵。

待冯媪靠近,那老翁和老媪默然离去。女子哭了一会儿,止住眼泪,招呼冯媪进屋,热心地准备了饭菜,整理床铺,邀请冯媪用餐休息。冯媪问及女子哭泣的原因,女子再次泣不成声:“那位男士是我孩子的父亲,也是我的丈夫。明天他就要另娶新人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