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咳了咳道:“看着真,一摸就露馅!”
知他说得有理,翌日她先回了趟毓麟居,拿了接产模具猪肉仿真肚儿捆上,又同兮掌柜讨了份进修名单,回了宫门处。
众人皆穿得灰扑扑的,催兰亭装成个驼背,王清歌脸涂得蜡黄,楚鸾镜黏了颗大痣,卢晓妆点了满脸的麻子。
给了她们猪肚儿,让她们两两一组,分头调查长安城中的接生馆,为保她们的安全,还托长孙无忌安排了暗卫。
连着走访了七八家未上报的接生馆,有地盘小、稳婆少,小作坊式的;有跳大神、请神婆,装神弄鬼式的;有喊高价、扯大旗,装腔作势式的……
皆是不符合定品标准的。
当行至一处面脸气派、瞧着井然有序的接生馆时,莫婤忍不住疑惑,这家为何也未上报呢?
同长孙无忌装作夫妻进了接生馆,在掌柜的身后挑了个中阶稳娘,见连模式都同毓麟居颇为相似,应是她的“亲传”,她不禁愈发狐疑,装作不信任地问掌柜:
“听说官府颁布了个什……告牒,要给接生馆定品,你们是几品啊?”
掌柜漫不经心拨弄算盘的红指套微顿,抬首见妇人面黝黑,脸颊打了两坨红艳艳的腮红,插着满头金饰,一瞧就是骤然暴富的土商贾,便不急不缓道:
“您消息有误,明年春日方评级呢,听说是个女官张罗的,我们都懒得搭理,不信长安城这般多接生馆,她还能都封了不成?”
见她说得有恃无恐,莫婤心头顿时火冒三丈,转念又想到他们若鼓动民众联合抵抗,她恐真不好取缔!
沉浸在想辙子中,由着长孙无忌拉着她往下一家接生馆走去。
下一家接生馆除了价高得吓人、掌柜们甚会忽悠外,也无其他异常,正当莫婤同长孙无忌欲离去时,忽而听到了身后这样一段对话。
“姐,这接生馆真这般好,我再带一个人来生,还能退些银两给我?”
“自然,你带来的人越多,退的钱就越多!”
莫婤心头一梗,这又同现代的传销有何区别,待定品后她定要全长安统一物价!沉思中,她没看到身旁扶着她的长孙无忌,眸光幽深了一瞬。
三日后,此接生馆就被唐军悄无声息地查封了。
它就是买通裴寂的富商的产业。
起初长孙无忌也以为富商是求财,但当听到两妇人的对话后,他心中飞速算了笔账,发现这敛财速度相当惊人,那这些钱用去哪儿了呢?
只是吃喝玩乐,享受荣华富贵?
极其敏锐的长孙无忌派他同李世民的暗卫们,轮流死盯了富商和接生馆几日,终发现他们在私募军队,意在长安城中造反,动荡大唐根基。
这般“豪情壮志”,除了接生馆外,还有药铺、食肆、酒坊、赌场等多家产业,均是这般经营模式。
死坑一个人后,同他说多带些人来就能回本,以此疯狂积累财富供给军队。
在李渊的授意下,他们暗中查封了他们所有的产业,控制了贼军,而李渊也对莫婤的事业更支持了些,还在心底又给她记上了一功。
毕竟,若不是莫婤起了监管接生馆的心思,他们恐到长安内乱时,都不知如何发生的此事。
因此事涉及朝政,李世民怕同莫婤讲了又被御史台抓住小辫子,便只同她说了个大概。
但莫婤根本没空细究,她正同四位女史们一道写剧本。
她已经想到办法了,既然他们那些谋求暴利的都能利用民心,那她们这种为民生谋福利的,岂不是更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在正式定品前,她便将因胡乱选择接生馆而身亡的案例,编成故事和表演。
故事传与长安城名嘴,就是说书先生;表演则由尚仪局举办,她还特地向李渊求了恩典,让宫人们在长安城四处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