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看了几人一眼,慷慨说道:“朕冥思苦想,终有所悟。
从小处入手,考证具体问题,再由小及到大,发现事物真理,而不是由大及小,先格物致知,定义真理,再推而广之。
朕想到的这个法子叫科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
汪文言等人震惊了。
皇上不是文盲皇帝吗?还会做学问?
“有了这个方法论,朕继续格物致知,试图去发现世界万物发展和运行的规律,偶尔从阴阳互变得出矛盾相对说,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得出积量变为质变,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得出螺旋向前,继续总结,发现其与《易经》暗合,故而给它取名万物易证法。
这两本册子,一本是科学方法论,一本是万物易证法。”
这二十几日,自己绞尽脑汁,把这些学问整理出来,再用现在的文句编写好,再叫刘良相和刘若愚润笔修改,终于成了这两本小册子。
朱由校挥挥手,刘若愚捧出十几本小册子,分发到众人手里。
汪文言、冯梦龙、郭明振、张艮一人接过两本小册子,匆匆翻阅了一遍目录,汪文言双目一闪,出声道:“皇上这两本册子微言大义,学生学起来颇为费力,建议不如结成一社,互相督促,互相交流,并请皇上时时指正教诲。”
不愧是东林党两大智囊之一,这脑子,永远比别人快好几倍。
自己的册子刚发到手,他就想到如何结社,认真学习,坚决贯彻。。。
好,这个人朕用定了!
“嗯,你们有向学之心,是好事。文言提倡的结社学习,朕觉得是个好法子。
大家同德同心、同志同行,追寻的是一条强国益民、振兴大明之路,不如叫兴明会。”
众人对视一眼,齐声道:“臣等草民谨遵圣意。”
“旧的汪文言已逝,他脱胎换骨,重新为人,你重新选个名字。”
汪文言欣然道:“草民谨遵圣意。草民改为母姓,刘。至于名字。。。”
朱由校说:“就叫刘国华,国华永昌。”
“草民谢皇上恩赐新名。”
“你愿受朕的赐名,那你和冯梦龙,愿不愿为朕驱使?”
刘国华和冯梦龙连忙恭声道:“草民愿为皇上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刘国华,你暂且留在京师,操持兴明会事宜。
冯梦龙,你出任礼部主事,兼制置司文化局主事。即刻跟张艮出京,执行一项任务。”
“遵旨。微臣斗胆问一句,是什么任务?”
“协助魏忠贤,从盐商手里敲诈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