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起元目光深邃地看了崔景宗一眼,“崔天官有什么肺腑之言,直管说来。”
“李尚书,何不上疏,请皇上把魏督公巡盐所得银子,悉数解入通州太仓,以备国用。”
坐在旁边的来宗道听明白崔景宗的用意。
凶名显赫的魏忠贤魏大珰出京巡盐,天津、扬州那些大盐商,以及他们背后的靠山们,再不情愿也得咬着牙出血掏银子。
两三百万两是必不可少的!
但这两三百万两银子是入内帑还是入户部,区别就大了。
要是入了内帑,皇上又能在制置司这些事上一通瞎折腾。
只要有钱,他想怎么折腾,文武百官们都束手无措。你使劲地上疏劝谏,他不听,奏章留中,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必须卡住源头,让皇上没有钱粮去瞎折腾!
这两三百万两银子入了户部的太仓银库,就好比进了无底洞,一点水花都不带溅。户部以及各处上下其手,转瞬间就能把这两三百万两银子花得干干净净。
李起元身为户部尚书,上疏讨要这些银子,合情合理。
大明的财政情况,大家都知道的。
皇上要是不舍得给,那就不占理了,会惹得天下沸腾!
来宗道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崔公说,全天下只有户部尚书李起元能阻止。
因为他能釜底抽薪!
李起元捋着胡须,默不作声。
从看到崔景荣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这只老狐狸来自己户部有什么用意。
他没有着急表明态度,只是含糊地说:“此事老夫知道了,银子等押解进京了再说。魏督公出京巡盐,再怎么都要半年去了,也是远水,难解老夫的近渴。”
又说了几句,李起元死活不肯松口,崔景荣也不再逼问,只是起身笑着告辞。
回吏部衙门的路上,来宗道不由地抱怨道:“想不到瞻予公想置身事外!如此大事,置身事外就是站在奸佞阉党那边!”
崔景荣冷笑几声:“呵呵,置身事外,老夫届时看他如何置身事外!”
来宗道转头看着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名士,后背有点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