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景荣眼睛一转,拱手对那几位同党说:“诸位皆身居翰林院学士、詹事府和各寺等清华之位,当秉承天地正气,扬清激浊,上疏力阻此事,救长芦两淮万民于水火之中。”
几人对视一眼。
两淮和长芦盐商们很懂事,每年给自家定期孝敬冷饮费和煤火费。虽然不多,但是足以贴补家用。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关键是这些盐商被魏忠贤盘剥狠了,搜刮一空,下半年的炭敬和明年、后年的冰敬炭敬,自己去哪里找补?
翰林院学士张允善前些日子才答应蕴玉楼一位“探花”,要赎她回家,金屋藏娇。
正愁着去哪里弄一笔银子实行诺言。
这不机会就来了嘛!
卷着袖子大骂一通魏阉,阻止他盘剥盐商,既能博取清名,又能在盐商那里卖个好。
那些大盐商,各个富可敌国,手指缝里露出一点银子,足够自己赎十个八个的青楼探花了。
这么划算的买卖,自然要抢着上啊!
张允善一身浩然正气,大声道:“我等饱读圣贤书,明理知义,当持天地正气,救万民于水火。
崔公,我现在就回去研磨提笔,写一封弹劾奏章,去午门叩阙上疏!”
其余几人也情绪激动,纷纷附和道:“正当如此,同去,同去!”
看着这几人出了屋,各回自己衙门写奏章去了,崔景荣一把拉住来宗道的手。
“走,跟老夫走。”
“崔公,去哪里?”
“魏阉出京巡盐,目的就是给内帑搞银子,现在唯一能阻止他的只有户部李尚书。”
“瞻予公?”
“对。”
“瞻予公如何阻止魏阉?”
“且去户部,见到他再说。”
崔景荣和来宗道来到户部,直奔里面的值房,在门口看到户部尚书李起元与左侍郎陈所学为首的几位助手和心腹对坐在一起,正在议事。
李起元看到崔来两人,起身出门相迎:“崔天官,来侍郎,你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正是。李尚书,老夫与子由有要事要与你商议。”
“进来坐。”李起元把两人引进室内,请他们在西首座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