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半懂半不懂,听了大概,很想问老夫子一句,要是朕苦修圣心,异灾却不消弭怎么办?
王广庸马上就在上疏里做了回答。
异灾没有消弭,那就是皇上你的圣心还没有修到位,还需要继续加油。
从每月三次经筵增加到每五日一次。
要是还没消弭,那就每日一次。
还没有消弭?
那就每日三次经筵,跟吃饭一样。
皇上加油,天下异灾消弭全靠你了!
苦你一人,幸福全天下!
朱由校听到这里,很想拿着手里的玉圭,对着王广庸那张一本正经的老脸,狠狠抽过去!
这都什么玩意!
你们天天文恬武嬉,夜夜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却道貌岸然地要老子做苦行僧,一味地在经筵里苦读。
对啊!
你们这些老夫子也只会讲经,经筵越多,越体现出你们的价值。
你们讲得好坏无所谓,反正出现天灾人祸就是老子没用心去学。
想不到你们跟街边的算命先生,师出一脉啊!
朱由校右手死死地捏着玉圭,差点把它捏碎。
终于还是忍下,让王广庸王老夫子把念完的奏章交给内侍,安然地从丹墀前回到队列。
接着又有官员陆续上前,大声念颂他们的得意之作。
《恭请广开言路扬清激浊尽绝馈遗疏》,暗戳戳地说当今朝堂贤良被斥,言路闭塞,这绝对不行。内外动荡,边衅屡起,天灾人祸,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要想四海宴清,必须把贤良召回朝堂,广开言路,让这些嘴炮畅所欲言。
上疏里还说,要是女真酋首老奴,听到贤臣召回,众正盈朝,言路广开,扬清激浊,定会心生畏惧,然后感于仁德,于是上表纳降,为大明永镇辽东。
好一个春秋笔法!
不仅暗戳戳地踩了阉党,还含蓄地提出解决朝廷当前的燃眉之急,辽东崩坏的办法:裂土分封,把辽东赐给奴儿哈赤,再多给钱帛女子,加以笼络,让他感受到大明的高恩厚德,自然就会臣服,不再犯境。。。
这脑洞开的,直接冲破天际!
朱由校真的很想冲下丹墀,把自己四十一码的黑舄木制鞋底,狠狠地印着这位正人君子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