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 > 第七章 辽东不失天理难容(第2页)

第七章 辽东不失天理难容(第2页)

孙承宗和熊廷弼呆呆地看着侃侃而谈的朱由校,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皇上居然对十几年前的陈年旧奏还记得如此清楚,如数家珍的一一道来。

“还是辽东游击郭济川,明码标价,毡皮军每月每人需上供纹银八钱,案子军每月每人六钱,月粮军每月每人一两六钱。

副总兵吴希汉管着四十四座边堡,有驻守的乡导拨夜兵丁八十八人,按例每半年换一拨。

因为地处边关,可以私下与女真蒙古交易,成了人人争先的肥差,每人必须上供一两五钱银子才能得半年差事。

第三是以部属为家奴,滥支徭役。

大胜堡被守备于守志调走兵丁近百人,耕种他家的田地。结果土罕犯境,大胜堡兵力严重不足,进而失陷。

吴希汉调官兵十八人,进山伐木,放排贩卖得银四百两。其间强行征用当地农户耕牛拉木头,倒毙八十余头,无一赔偿。

守御周大岐的生意更是做得红火。

占使军兵七人种地,十五人烧炭,八人猎鹰,十人围场打猎收取皮毛,十人收取榛子,五人缝制皮货,六人制作头巾帽缨,一年轻轻松松盈利六百两银子。

第四是压榨治下军民,敲诈勒索。

吴希汉派三十余名旗牌官到各村屯收缴军粮,每个旗牌官想获得这美差,先上供五两银子,然后每月每人还要上供十两银子。

这要搜刮多少钱粮才能盈利?

军屯之事,也被他们做成了一本万利的生意。

参将吴世爵放屯民出边挖人参,每人每次缴银一两五钱。每年放四百多人出去,盈利五百两。

向治下屯民售卖雕翎一百副,百姓买不起,就逼着百姓卖了房子抵充。卖给各军羊毛袜六七百双,每双要银子三钱。

什么袜子这么贵?金丝银线的?

军兵不买还不行,一次赚得银二百两。

其余还有种种赚钱门路,五花八门,无利不逐。

郭济川辖区有战马十匹被贼人偷走,就要部下凑钱赔偿。后来贼人被擒,失马追回,他如没事人一样把失马私吞。

靠山吃山,占辽吃辽,这些世代武将横征暴敛,敲骨吸髓,当地军民苦不堪言。

要么逃军逃民,逃入山林间,自聚开荒;要么干脆逃到蒙古女真部落为奴为民,也强过被自家的贪官污吏盘剥压榨。”

朱由校背着手,站在窗外,看着外面,悠然道:“辽东素来富饶,农牧渔林、晒盐制铁、山珍牛马,钱粮自足富余。

国朝初年,辽东军屯民屯每年收粮七十一万石,银钱七万两,足够十万兵马人吃马嚼。

可是到万历三十年,辽镇实收军民屯粮二十七万九千石,不仅不能自足,朝廷还要从山东和京畿调拨,每年耗费钱粮三十万两。

国朝初年辽东人口不过二三十万,万历三十年,足有百万,钱粮反倒困窘。

这些钱粮去了哪里?

去了辽东军将世家李家、吴家、郭家、赵家、佟家、张家的仓库里,进了朝堂上为这些世家说话的大臣们的宦囊里。

老奴兴起,屡开边衅,打这样毫无斗志的军兵还真是摧枯拉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