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凝,官场嘛,人红是非多。有些人自己没本事,就喜欢在背后嚼舌根。放心吧,不过是些无稽之谈,掀不起什么风浪,我会处理好的。”
“嗯,我相信你。”温凝的声音里带着全然的信任,“但你也要保护好自己。”
“知道。”
挂断温凝的电话,周衍脸上的温和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
赵立春的动作,比他预想的还要快,而且直指要害。
这种通过坊间流言蜚语来败坏名声的手段,虽然上不了台面,却能像蚁穴一样,慢慢侵蚀一个干部的公信力。
就在此时,办公桌上的红色座机急促地响了起来。
方志远接起,听了几句,脸色微变,捂住话筒对周衍低声道:
“周主任,是秦省长秘书室的电话,请您立刻去代省长办公室一趟,说是有紧急要事。”
周衍眉峰一挑,点了点头,起身便向外走去。
秦岸办公室。
周衍推门而入时,明显感觉到气氛的凝重。
秦岸背着手站在窗前,脸色铁青,平日里温和的目光此刻锐利得如同出鞘的利剑。
听到动静,秦岸转过身,一言不发地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递给周衍:“小周,你看看这个!”
周衍接过文件,入手便是一沉。
那是一份用A4纸打印出来的匿名举报信复印件,信纸的页眉处,用加粗的宋体字打着一行标题——“关于东江省委副秘书长周衍同志有关问题的实名举报”。
举报信洋洋洒洒数千字,罗列了周衍的几大“罪状”:
其一,涉嫌经济问题。信中含沙射影地指出,周衍在江州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特定高新企业,特别是后来落户的“华创芯科技”,在政策审批、土地供应等方面大开绿灯,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更暗示他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可能收受了企业给予的“巨额好处”。
其二,生活作风问题。信中用词暧昧,影射周衍与《东江法治日报》的某位裴姓女记者关系“超越正常工作范畴”,利用其媒体资源,打击政治对手,制造舆论。
其三,任人唯亲,搞小圈子。指责周衍在担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后,将原江州市政府办公室的秘书方志远等人调入省委,形成自己的“嫡系部队”,排挤老同志。
其四,破坏团结,急功近利。抨击周衍行事风格霸道,不讲究方式方法,在短期内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严重破坏了东江省干部队伍的团结,激化了内部矛盾,不利于东江省的长远稳定发展。
信的末尾,以一种义正辞严的口吻,“恳请”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对周衍进行严肃调查,查清问题,以正视听,给全省干部群众一个明确的交代。
秦岸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沉声道:“这封信,今天一早,就同时出现在了省纪委书记、组织部长还有我,以及省委几位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纪委的同志,刚刚把复印件给我送了过来,算是……提前打个招呼。”
周衍一页一页仔细看完,脸上却没有什么惊慌失措的表情,反而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只是那弧度里,没有半分笑意,只有一片冰寒。
秦岸看着他,眼神凝重如山:“小周,这封信来得太突然,太蹊跷,目标明确,字字诛心!这摆明了是冲着你来的,更是冲着我们即将开始的京城之行来的!对方这是想在我们动身之前,先给我们一记闷棍,让我们后院起火,自乱阵脚啊!”
他顿了顿,目光紧紧锁住周衍:“这件事,你怎么看?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周衍将那份沉甸甸的举报信轻轻放在红木办公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他抬起头,迎上秦岸的目光,眼神中闪过一丝锋锐的寒芒,语气却平静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书记,他们既然已经把牌亮出来了,我们接住便是。”
他顿了顿,嘴角那抹冰冷的弧度扩大了几分:
“这封信,来得倒也‘及时’。正好,也让我们看看,这东江省的水,到底有多深,究竟有多少人,想看我们师徒二人的笑话,又有多少人,会在这个时候,迫不及待地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