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霄道:“在下初来乍到,有些事情想要请教沈兄,还望沈兄不要拒人千里之外。”
沈虚道:“你我素昧平生,本就在千里之外。”
李青霄笑了一声:“凡事都是从无到有,相见是缘,沈兄何必见我就走?对了,不知那名身着白衣的撑伞女子又是何许人也?先前我瞧沈兄一直盯着人家,莫不是旧情难了。”
不提还好,这一提却是出事了。沈虚顿时脸色大变,喝道:“与你何干?”
话音未落,沈虚猛地出手,五指如钩,朝着李青霄面门抓来。
李青霄挥手挡下,两人转眼间交手三十余招,李青霄眼见沈虚纠缠不休,便瞅准机会,直接以半步崩拳将沈虚打飞出去。
沈虚脸上终于流露出震惊神色。
他分明以真气护体,却被此人一拳震散,偏偏他还察觉不到此人的真气流转,似乎没有丝毫真气可言,全靠一膀子力气,一力降十会。
可看李青霄的样子,就是正常人体型,不像天生神力的样子。
莫不是将外功练到了极致?
其实这么说也不算错,初期的正统人仙传承还真就是将外功修炼到极致——练皮膜,练筋骨,练血肉。
然后再由外而内——练气血,凝聚拳意;练穴窍,汇聚身神。
最终达到意通诸天和见神不坏的高妙境界。
在李青霄看来,沈虚顶也就是初入四境的修为,还比不上元青盛,自然不是他的对手。
更不必说,沈虚的真气驳杂不纯,太杂、太乱、太散、太不纯粹,不像正宗三教弟子,倒像是自己摸索的野路子出身,所谓护体真气在他这个九成正统的人仙传承面前便如纸糊一般。
只是沈虚并不这么认为,他自小学武,不是那种学过几年的花架子,而是浸淫了几十年的时间,放在江湖上也算有一号的人物。
其实沈虚不明白,这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白马书院跟道门相比,就是小摊贩和大商会的区别——而且还是跨州连郡遍布天下的大商会。
在小作坊里闭门造车,用一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视若珍宝,密不外传,可能只是道门的基础课程之一,早都写在了书本上,就连道童都能信手拈来。
这是体制上的差距,底蕴上的差距,高度上的差距,体现到具体的个人层面,就是见识格局的差距。
所以李青霄会觉得沈虚像是野路子出身。
李青霄作为道门体系下培养出来的精锐道士,打不过沈虚这个江湖人才是没天理。
不过李青霄还是没有痛下狠手,他可以果断杀人,却不是个嗜杀之人。